中医内容搜索 (大 中 小)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11 | [黄帝内经.灵柩] 11经别第十一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 ||
11经别第十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地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颌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足阳明之正,上至脾,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阳(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 |
|||
【译文】 【题解】本篇主要介绍了十二经别循行的路线。"经别", 其实就是十二经脉之别道而行的部分,其循行的路线不仅部位深而且距离长--由四肢深入内脏,再由内脏出于头颈。因为本篇主要阐述了经别的出入离合及其走行的路线,所以篇名叫做"经别"。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引,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川、十二节引、十二经水引、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日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提要】本段讲人体组成与天地万物相对应的情况以及学习经脉理论的重要性。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人体的组成是与天地万物相对应的。其在内,有属阴的五脏与自然界之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以及五位等相对应;其在外,有属阳的六腑与自然界之六律相对应。六律有阴阳之分,故人体就与之相应而有手足阴阳各经;这十二条经脉又与自然界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条河流以及十二时等相对应。以上就是人体之五脏六腑与自然界各种现象相对应的情况。十二经脉,对生命的维持,疾病的形成,疾病的治疗以及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它的理论,虽然是初学者开始就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但只有精研医学者才能精通这门理论。医术粗率的医生认为它很轻易就能学懂,而只有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才能够真正懂得,要体会出其中的奥妙,是多么的困难。现在,为了能更一深入地研究它,我想请问你十二经脉之出入离合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很恭谨地再三执拜说您问得真是英明啊!这是医技粗率者最易忽略的问题,只有医技高明的人才会悉心地去研究它。下面,就让我来详细地说明一下吧。 【原文】足太阳之正[1]别入于膪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膪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足太阳膀胱经之经别和足少阴肾经之经别的循行路线。 【注释】[1]足太阳之正正,就是指正经,其意思就是说这条经脉并非支络,而是十二经脉在其主要循行通路之外的那些别道而行的部分。虽然它们和其经脉的主要循行路线略有不同,但仍属于正经,只不过是别行的正经罢了。下同。 【白话解】足太阳膀胱经别行的正经,一条别行进入于胭窝之中,与足少阴肾经的经脉相合而上行;另一条上行到尻下五寸处,再向上别行进入于肛门,并向内行于腹中,而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膀胱腑,散行至肾脏,此后再沿着脊柱两旁肌肉的内部向上走行,到达心脏所在的部位,然后就进入于心并分散于心的内部;其直行的部分,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向上走行并出于项部,此后再联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本经的经脉,从而使内外合为一经。这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在本经之外别行的一条正经。 足少阴肾经别行的正经,走行到膝部胭窝中,再别行走向足太阳膀胱经并与之相会合,继而向上走行到肾脏,并在十四椎处向外走行而联属于带脉;其直行的部分,从。肾脏上行而系于舌根部,然后再向外走行至项部,而与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相会合。这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在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一合。这种表里两经相合的关系,都是由各条阴经之经别上行并联系于与其相表里之阳经的正经而形成的;其他表里经的相配关系也莫不如此。所谓的经别,其实也都是正经,只不过是别道而行的正经罢了。 【原文】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足少阳胆经之经别和足厥阴肝经之经别的循行路线。 【白话解】足少阳胆经别行的正经,在气街部从本经分出之后,就绕过髀部,人于阴毛的边缘之中,而与足厥阴肝经相会合;其别行的分支,进入季胁之间,然后再沿着胸壁的内侧,入内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胆腑,由此再散行至肝脏,并向上贯穿心部,此后再向上挟行于咽喉的两侧,出于腮部与颔部的中间,散于面部,联系于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最后与足少阴胆经的本经相合于外眼角处。 足厥阴肝经别行的正经,从足背部别行分出,上行到达阴毛的边缘,而与足少阳胆经的经脉相会合,此后它就会与足少阳胆经之别行的正经一同向上走行。这就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在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二合。 【原文】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颁顺,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足阳明胃经之经别和足太阴脾经之经别的循行路线。 【白话解】足阳明胃经别行的正经,上行至髀部,再向上进入腹中,而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胃腑,由此再散行至脾脏,并上行连通于心,此后再沿着咽喉部向上走行,从口部出来,上行到鼻梁和眼眶部,环绕联系于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然后再与足阳明胃经的本经相会合。 足太阴脾经别行的正经,也上行至髀部,而与足阳明胃经的经脉相会合,此后它就与足阳明胃经之别行的正经一同向走行,并最终结络于咽喉部,贯穿于舌中。这就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在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三合。 【原文】手太阳之正,指地口,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手太阳小肠经之经别和手少阴心经之经别的循行路线。 【注释】[1]指地就是向下的意思,在此是指手太阳小肠经之别行正经的走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白话解】手太,肠经别行的正经,是自上向下走行的,它从肩后的骨缝处别行分出,由此而进入腋下,走人心脏,并联系于本经所属的脏腑--小肠腑。 手少阴心经别行的正经,从本经别行分出之后,就走入到腋下三寸渊腋穴处的两筋之间,并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心脏,由此再上行至喉咙,出于面部,而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一条支脉会合于内眼角处。这就是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在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四合。 【原文】手少阳之正,指天[1]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2]之下,此为五合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手少阳三焦经之经别和手厥阴心包络经之经别的循行路线。 【注释】[1]指天天,在此是上方、上部的意思指天,就是指手少阳三焦经之别行的正经是从人体的头顶部别行分出的。[2]完骨是指耳后的高骨,也就是乳突部。 【白话解】手少阳三焦经别行的正经,是起始于人体最高处的,它从巅顶处别行分出,由此而进入缺盆部,并向下走入本经所属的脏腑--三焦腑,最后散布于胸中。 手厥阴心包络经别行的正经,从本经别行分出之后,就下行至腋下三寸处,由此再人于胸中,别走联属于三焦腑,此后再沿着喉咙向上走行,出于耳后,而与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会合于完骨的下方。这就是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在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五合。 【原文】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脶,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1]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手阳明大肠经之经别和手太阴肺经之经别的循行路线。 【注释】[1]散之太阳杨上善、张介宾等本作"散之大肠"。本文从之。 【白话解】手阳明大肠经别行的正经,从手部分出并向上走行,到达于胸部,之后再沿着侧胸与乳部的中间,别行出于肩髑穴所在的地方,由此再向上进入柱骨,其后再向下走行至本经所属的脏腑--大肠腑,继而再折返向上,联属于肺脏,并沿着喉咙向上出于缺盆部,而最终与手阳明大肠经的本经相会合。 手太阴肺经别行的正经,从本经别行分出之后,就走行至渊腋穴处手少阴心经的前方,由此再进人体内并走行到本经所属的脏腑--肺脏,进而再向下散行至大肠腑,此后它就折返上行,出于缺盆,并沿着喉咙走行,而与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相会合。这就是手阳明小肠经与手太阴肺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在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六合。 【按语】以上各段,详细说明了十二经别的循行情况。经别,就是正经之中别道而行的部分,它仍属于正经的范围,因。此它与正经一样,都是全身气血运行的通路;但除此以外,它还能够联络内脏和体表,并把十二经之中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联系起来,因此,它在生理和病理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归纳以上各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别循行与正经循行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具有离合出入的特性。每条经别,都是从其所属的正经分出,这种现象就叫做离和出。阳经的经别,自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仍合人于本经;阴经的经别,自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不再归入本经,而是和与其互为表里的阳经相会合,这种现象就叫做合和人。由此,经别就将十二经之中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联系了起来,并形成了六合。这种六合,加强了十二经脉在体内的相互联系,并弥补了十二正经在体内循行的不足。另一方面,各条阴经的正经,其循行虽不能完全上达于头面,但通过其经别与阳经的联系,其治疗作用仍可及于头面。所以临床上治疗头面部疾患时,除了可以取用分布于该处的阳经之外,还可以取用与其相表里的阴经。四总穴歌中之"头项寻列缺"的治疗方法,就是这种理论的一个应用。 2.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四肢开始,深入脏腑,再上行至头颈浅部,而与互为表里之经脉相会合的。其出入离合的部位,虽然和十二正经的循行路径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在循行方向的逆顺上,却与十二正经的循行不尽相同,甚至还有显著的区别。例如手三阴经的循行,都是从胸走手,而其经别却是自腋部走入胸腔,再上行至头,而合于手三阳经的。 3.十二经别中的六条阳经,其循行都要经过与其相表里的脏;而十二经别中的六条阴经,其循行也都经过本脏。这不仅说明了十二经别都是与脏腑相联属的,更突出了阴阳之经互为表里的配偶关系--经别在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之间所形成的联系,比由四肢部的络脉在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之间所形成的联系更加密切。由此,我们就能够用阴经的腧穴去治疗阳经的病证,并用阳经的腧穴去治疗阴经的病证。 4.由于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道而行的部分,其本质仍然是正经,所以其不但在生理上与正经基本相同,而且在病理上也与正经基本相同--经别在其循行通路上所发生的病证,大多都是和《经脉》篇所载之正经的病证相同的。因此在本篇中,不再特别指出经别的病候。 |
|||
12 | [黄帝内经.灵柩] 12经水第十二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 ||
12经水第十二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勿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擦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量度乎?岐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夫度之人,消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
|||
【本章要点】 本篇运用古代版图上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济、漳十二条河流的大小、深浅、广狭、长短来比喻人体中十二经脉各自之不同的气血运行状况。因为本篇主要介绍了十二经和十二水的相互配合情况,并进而分述了手足阴阳各经最适当的进针深度和留针时间,所以篇名叫做"经水"。 【注释】 【译文】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 【提要】本段介绍了十二经脉与自然界之十二条河流以及人体内之五脏六腑的对应情况。 【注释】[1]十二经水就是指古代版图上十二条较大的河流。《管子•水地》认为水,就是大地的血气;其相对于大地的意义,就像经脉之中流通的气血相对于人体的意义一样。十二水,在此主要是以其川流不息的样子,来比喻经脉受血而周流于人体的状态,因此称为经水。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人体的十二经脉,在外与自然界的十二条河流相对应,在内则分别连属于五脏六腑。然而,十二条河流分布于各地,其面积的大小,水位的深浅,河床的广狭,以及源头的远近等都各不相同;五脏六腑分布在体内,其位置的高低,形态的大小,受纳水谷精微之气的多少也各不相等,那么,这两者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同时,江河受纳地面上的水流而通行各处;五脏集合精神气血魂魄等而加以闭藏;六腑受纳饮食水谷而加以传化,吸收精微之气而布扬全身;经脉受纳血液而营灌全身。如果想把以上这些情况结合起来,而运用到治疗上,又应该怎样去做呢?还有,在治疗时,如何才能把握住针刺的深度以及施灸的壮数呢?关于上面这些问题。你可以都解释给我听一下吗? 【原文】 岐伯答日: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1],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2],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3],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 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提要】本段说明人体是可以被研究,并进而掌握其规律的。 【注释】[1]六合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向合起来就称做六合。六合之内,就是在天地之间的意思。 [2]八尺之士就是指人体。八尺,在此是泛指人体的长度,《周礼•考工记》之中就有"人长八尺"的记载。 [3]十二经之多血少气《素问•血气形志》中说"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阳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这里所指出的十二经之气血多少的差别,虽然不是指实质之气和血的分量,但它却可以作为针刺补泻以及治疗宜忌的标准。 【白话解】岐伯回答说:这个问题真是提得好啊!天有多高,是难以计算的,地有多大,也是难以测量的,这的确是所谓不易解答的问题。况且人体产生于天地之间,生活在四方上下之内,自始至终都处在这高不可攀的天和广阔无垠的地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再要想去以人力计算天的高度、测量地的广度,可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人的情况就不同了,对于人之八尺有形的躯体而言,它有皮有肉,其深浅广狭,在体表部都可以通过用一定的尺度去测量,或是用手指去切按索摸而了解;人死了,还可以通过解剖其尸体来详细观察其内部脏腑的情况。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五脏坚脆的程度,六腑形态的大小,每一脏腑受纳谷气的多少,每条经脉的长短,血液清浊的程度,每一脏腑含有精气的多少,以及十二经脉中之某一经是多血少气,还是少血多气,是血气皆多,还是血气皆少等等,都是有一定标准的。此外,我们还可以知道,在运用针刺艾灸治疗疾病,调理人体经气的时候,其针刺的深浅、手法的轻重,或艾炷的大小多少等之适宜的标准都是什么。 【原文】黄帝日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间之。岐伯答日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淮水,内属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1],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 [2],漳以南者为阳[3]引,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4],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5],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提要】本段介绍人体十二经脉与自然界十二条河流的对应关系。 【注释】[1]海以北者为阴古人将河流所在的区域,由位置的不同而分出阴阳的差别,然后再将人体的经脉与之相对应,而推出人体经脉所在部位的阴阳属性。"海以北者为阴"等句就由此而来。海水相应于胃经,根据古代伏羲八卦的方位(左东右西,上南下北),我们可以知道,海以北者,就是指仰卧时,位于腿部胃经循行路径下方的经脉--胆经和膀胱经。又根据腰以下为阴的原则,我们就可以知道,海以北者为阴,就是指胃经及位于其下方的胆经和膀胱经,都是自头部下行至足部,而分布于属阴的下肢的。 [2]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湖水相应于脾经。湖以北者,就是指仰卧时,位于腿部脾经循行路径下方的经脉--肝经和肾经。下肢的内侧为阴中之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就是指脾经及位于其下方的肝肾二经,都分布在属于阴中之阴的下肢的内侧。 [3]漳以南者为阳漳水相应于心包络经。漳以南者,就是指仰卧时,位于上肢部心包络经循行路径上方的经脉--肺经。腰以上者为阳,这里就是指上肢;漳以南者为阳,就是指心包络经及位于其上方的肺经,都分布在腰以上位于属阳的上肢部位。 [4]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河水相应于肺经。河以北至漳者,就是指仰卧时,上肢部之肺经以下,到位于其循行路径下方、与漳水相应的心包络经以上的部位。上肢的内侧为阳中之阴;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就是指肺经及位于其下方的、与漳水相应的心包络经,都分布在属于阳中之阴的上肢的内侧。 [5]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漯水相应于三焦经。漯以南至江者,就是指仰卧时,上肢部之三焦经以上,到位于其循行路径上方、与江水相应的大肠经以下的部位。上肢的外侧为阳中之太阳;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就是指在三焦经及位于其上方的、与江水相应的大肠经,都分布在属于阳中之太阳的上肢的外侧。 【白话解】黄帝说方才你讲的这些道理,听起来让人觉得很爽快,但心里仍是不能清楚地了解,我希望能听你更详尽的说一说。 岐伯回答说:这是人体应合于天地万物,而与阴阳相应的一个问题,是不能不深入研究的。 足太阳膀胱经,在外可应合于清水,在内则连属于膀胱腑,而与全身运行水液的道路相通。 足少阳胆经,在外可应合于渭水,在内则连属于胆腑。 足阳明胃经,在外可应合于海水,在内则连属于胃腑。 足太阴脾经,在外可应合于湖水,在内则连属于脾脏。 足少阴肾经,在外可应合于汝水,在内则连属于肾脏。 足厥阴肝经,在外可应合于渑水,在内则连属于肝脏。 手太阳大肠经,在外可应合于淮水,在内则连属于小肠腑;小肠泌别清浊,而将饮食物所化之糟粕中的水液归于膀胱。 手少阳三焦经,在外可应合于漯水,在内则连属于三焦腑。 手阳明大肠经,在外可应合于江。水,在内则连属于大肠腑。 手太阴肺经,在外可应合于河水,在内则连属于肺脏。 手少阴心经,在外可应合于济水,在内则连属于心脏。 手厥阴心包络经,在外可应合于漳水,在内则连属于心包络。 上述之与五脏六腑相通的十二经脉,其气血的流行,就像自然界十二条河流之水的流动一样,既有显现于外的源泉,又有隐伏在内的归巢;自然界的河流是内外相互贯通而像环一样没有尽头的,人体经脉之气血也和它一样,是内外贯通、循环不息的。 在上的天,属阳;在下的地,属阴。相应的,人体腰部以上的部位,就应于天而属阳;人体腰部以下的部位,就应于地而属阴。根据古法天南地北的阴阳位置,在海水以北的就称为阴,在湖水以北的就称为阴中之阴,在漳水以南的就称为阳,在河水以北到漳水所在之处的就称为阳中之阴,在漯水以南至江水所在之处的就称为阳中之太阳。而人体之十二经脉的分布循行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与之相对应。以上所述,只反映了自然界部分河流之流行分布与人体部分经脉循行分布的阴阳对应关系,但它足以说明人体和自然界是相互对应的。 【按语】本段所述之十二条河流,是当时版图上所有大的河流,其名称、流域、面积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等,都与现代版图中大型河流的位置不尽相同,这主要都是由历代以来河道屡经改变所致。但好在本段的主要精神,是借分布在不同区趣的十二条河流的运行状况和相互关系,来比喻人体十二经脉自气血运行状况和相互关系--即经脉也像河流一样,有着芳源、流域、纵横交叉、出入离合等特点,并形成一个循环不后的整体。因此,我们对本段所提及之十二条河流的位置、发溺以及流域等情况就不再另作注释;而对于十二经脉是怎样具付地与十二条河流相配合的问题,也不再进行更多的解释。 【原文】黄帝日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m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日足阳明,五脏才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其受气之逼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日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提要】本段介绍了在取用经脉治疗疾病时,十二经各自之最适宜的进针深度和留针时间。 【白话解】黄帝说:我已了解了自然界之十二条河流与人体之十二经脉之间的相应关系,但是,每条河流的远近浅深及其水量的多少都各不相同,而与之相应的经脉也有远近浅深以及气血多少等方面的差别,怎样才能把两者相结合起来,并应用于针刺治疗呢? 岐伯回答说: 足阳明胃经,为五脏六腑之海,它是十二经之中最大的经脉,其所受盛的营血也最多,如果其经气亢盛而发病,则其热势也必然炽盛,所以在针刺治疗足阳明胃经的实证时,不深刺,就不能疏散邪气,不留针,就不能泻尽病邪。一般而言,在针刺足阳明胃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六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十呼;在针刺足太阳膀胱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五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七呼; 在针刺足少阳胆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四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五呼;在针刺足太阴脾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三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四呼;在针刺足少阴肾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两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三呼。在针刺足厥阴肝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一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两呼。至于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因为它们都循行于人体的上半部,与输播血气的心肺两脏距离较近,且其循行经过部位的皮肉都较薄、穴位都较浅,此外其脉气的运行还比较快,所以在对它们进行针刺时,其针刺的深度一般都不会超过二分,而留针的时间一般也都不会超过一呼。然而,人还有年龄少长、身材大小、体格肥瘦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其体质也就会有所差异,对于这些方面,医者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以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能够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而灵活选择治疗措施,那就叫做顺应了自然之理。灸法的运用也是如此--施灸壮数的多少,艾炷的大小,也应该因人而异,灵活运用。倘若不顾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妄用针灸,那么,当灸的壮数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患者受到具有危害性的"恶火"的侵袭,而出现骨节枯痿,血脉涩滞等症状;当针刺的深度和留针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元气虚脱。 【原文】黄帝日夫经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膪之大小,可为量度乎?岐伯答日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失度之人,痛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提要】本段阐述了辨别病人体质类型的重要性。 【白话解】黄帝问人体经脉的大小,营血的多少,皮肤的厚薄,肌肉的坚脆,以及胭窝部位的大小等等,都可以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吗?岐伯回答说对于这些方面,都是可以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的,但它们都是以身材适中且肌肉不很消瘦,血气没有衰败的健康人作为标准而测量出来的。所以,对于那些身材、体质都与中等水平不相近的人,如形体消瘦且肌肉脱陷者,就不能用这种标准去量度分寸,进行针刺。因而,医者在临证时,都应该首先仔细地按切脉象,循按肌肉,触摸皮肤,按压筋骨,以辨别患者的体质类型,然后再诊察病性的温寒、血气的盛衰,之后才可能进行适当的调治。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称得上是因人制宜,也才能说这个医生已经真正掌握了治病的真诀。 |
|||
13 | [黄帝内经.灵柩] 13经筋第十三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 ||
13经筋第十三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月少)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骨干),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踵,(疒贵)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敢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孟秋痹也。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癎瘈及痉,在外者不能挽,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季秋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痿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中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冬痹也。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
|||
【本章要点】 本篇主要叙述了经筋的循行、经筋的发病、病证特点、病名和治疗原则。 全文以经筋为主线介绍了经络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并对经络辨证和辨病的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故篇名"经筋"。 【译文】 【原文】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胭;其别者,结于踹[1]外,上膪中内廉,与膪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顺蚴;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脶;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2]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顺。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膪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3]劫刺[4],以知嘲为数,[5]以痛为输[6],名日仲春痹。 【提要】本段主要叙述了足太阳经经筋的循行、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注释】[1]踹小腿肚。 [2]顿音求,眼眶下的高骨,即颧骨。 [3]燔针即火针,指烧红的针。 [4]劫刺是一种针刺的手法,即快速地进针和出针的刺法。 [5]知通"至",指达到治疗的效果,即病愈。 [6]以痛为输在痛处取穴,即取天应穴、阿是穴。 【白话解】足太阳经的经筋,起始于足小指爪甲的外侧,向上结聚于足外踝,再斜向上结聚于膝关节处,然后向下沿着足的外踝,在足跟部结聚,沿着足跟向上行,在胭部结聚;该经筋的别支,从外踝向上行,结聚于小腿肚的外侧,向上到达胭窝中部的内侧,与从足跟上行的一支并行向上,结聚于臀部,再沿着脊柱两侧上行至颈项部;由颈部分出的一支,别出这一条经筋,进入舌,并在舌体结聚;另一条由颈部分出的经筋直行向上结聚于枕骨,向上到达头顶,又沿着颜面下行,结聚于鼻;下行经筋中分出一支,像网络一样行于眼的上睑部分,再向下结聚于颧骨;还有一条分支由挟脊上行的经筋别出,从腋窝后侧的外廉,上行结聚于肩髑部;另一条从腋窝的后外廉进入腋下,向上行至缺盆处,再向上在耳后的完骨处结聚;另一支从缺盆分出,斜向上进入颧骨部分,与从颜面部下行的结于颧骨的支筋相合。 太阳经的经筋发病,主要表现由足小趾分出的一支的症状,可见足跟肿痛,胭窝部拘挛,脊柱反张,颈部筋脉拘挛疼痛,肩不能抬举;腋窝处的分支还可见到缺盆中有扭痛,不能左右摇摆。治疗用燔针,疾进疾出,病愈则止,以疼痛的部位为针刺的输穴,这种病叫做仲春痹。 【按语】这一段是讲足太阳经经筋的起止及主病。所谓仲春痹,是一种以一年四时的顺序命名疾病的方法,一年四季各三个月,每一个季节又分为孟、仲、季,各自命名其中的一个月,如孟春、仲春、季春等。这既是标示时间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来表示阴阳盛衰的情况。 在经筋病治法上,本文着重介绍的是针刺疗法。"燔针劫刺"是一种以火针治疗的方法,现在的临床上也有使用,但这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并不是很常用的治疗手段,应该慎重使用。 【原文】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1]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眇[2]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顺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膪筋急,前引髀,后引尻[3],即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趼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日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孟春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足少阳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注释】[1]髀指大腿或者大腿外侧。 [2]眇音渺,指胁下空软处。 [3]尻指尾骶部。 【白话解】足少阳经的经筋,起于足第四趾趾端,沿足背上行结聚于外踝,再沿着胫骨外侧,向上结聚在膝部的外缘。足少阳经筋的一条分支,从外辅骨处分出,向上行至大腿部,在此又分为两支。行于前面的一支,结聚在伏兔之上;行于后面的一支,结聚在尾骶部;其直行的一支,向上行至胁下空软处及季肋部位,再向上行于腋部的前缘,横过胸旁,连结乳部,向上结聚于缺盆;它的另一直行支线,出腋部,穿过缺盆,穿出后行于足太阳经筋的前面,沿耳后绕至上额角,交会于巅顶,从头顶侧面向下走至颔部,又转向上结聚于颧部;还有一支支筋,从颧部发出,结聚在外眼角,成为眼的外维。 足少阳经的经筋发病时,见足第四趾掣引转筋,并牵扯膝部外侧转筋,膝部不能屈伸;胭窝部位筋脉拘急,前面牵引髀部疼痛,后面牵引尻部疼痛,向上则牵引胁下空软处及软肋部作痛,向上牵引缺盆、胸侧乳部、颈部所维系的筋发生拘急。若是从左侧向右侧维络的筋拘急,则右眼不能张开,因为经筋上过右额角与跷脉并行,而阴阳跻脉在这里互相交叉,左右经筋也是互相交叉的,左侧的筋维络右侧,所以左额角筋伤,会引起右足不能活动,这就是"维筋相交"。治疗这一病证应当用火针疾刺疾出的方法,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针刺的穴位就是感觉疼痛的地方。这种病证就叫做孟春痹。 【原文】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千[1],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顺,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瘸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季春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足阳明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注释】[1]骨干小腿骨。 【白话解】足阳明经之筋,起于足次趾与中趾之间,结聚于足背上;斜行的一支,从足背的外侧向上至辅骨,结聚于膝外侧,再直行向上结聚于髀枢,又向上沿着胁部络属于脊柱;直行的一支,从足背向上沿胫骨,结聚在膝部;由此分出的支筋,结聚于外辅骨,与足少阳的经筋相合;其直行的支筋,沿辅骨上行,结聚在大腿部,并结聚于阴器,又向上行,散布在腹部,上行至缺盆部结聚,然后上行通过颈部,环绕在口的周围,再汇合于颧部,向下结于鼻,从鼻旁上行与太阳经筋相合。太阳经的小筋网维于眼的上胞,阳明经的小筋网维于眼的下胞;另一条从颧部发出的支筋,通过颊部结聚于耳前。 足阳明经的经筋发病,可见足中趾、胫部转筋,足部有跳动感并有强直的感觉,伏兔部转筋,髀前肿,癞疝,腹部筋脉拘急。向上牵引到缺盆及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筋脉拘急的一侧眼睑不能闭合,如有热则筋脉弛纵眼不能睁开。颊筋如果有寒就发生拘急、牵引颊部而致口角歪斜;有热则筋脉弛缓、收缩无力,发生口部歪向一侧。治疗口角歪斜的方法,是用马脂油涂在拘急一侧的面颊上,以润养其拘急之筋,再以白酒调和桂末,涂在弛缓一侧的面颊上,使筋脉温通,然后再用桑钩钩住病人的口角,以调整其歪斜,使其复位。另外,用桑木炭火放入地坑,坑的高低以患者坐位时,能烤到颊部为宜,同时用马脂温熨拘急一侧的面颊,令患者喝一些酒,吃些烤肉之类的美味,不能饮酒的病人也要勉强喝一些,并再三地用手抚摩患处,以舒筋活络。其他病的治疗,可应用燔针,以疾进疾出的手法治疗,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疼痛的部位为针刺的穴位,这种病叫做季春痹。 【原文】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1]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日孟秋痹也。 【提要】本段介绍足太阴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注释】[1]辅骨即腓骨。 【白话解】足太阴经的经筋,起于足大趾趾端的内侧,上行结聚于内踝;其直行的支线,向上结聚于膝内的腓骨,沿股内侧上行,结聚于髀部,继而结聚在前阴,再上行至腹部,结聚于脐部,沿腹内上行,然后结于两胁,散布于胸中。其行于内侧的一支附着于脊柱两旁。足太阴经的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疼,股内侧牵引至髀部作痛,阴器象扭转一样拘紧疼痛,并向上牵引脐部及两胁作痛,进而牵引胸及脊内作痛。治疗本病应采取燔针,用速刺疾出法,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针刺的穴位。这种病证叫做孟秋痹。 【原文】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瘼及痉,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日仲秋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足少阴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白话解】足少阴经的经筋,起始于足小趾的下方,然后进入足心,行于足的内侧,与足太阴经筋并行,再斜行向上,至内踝之下,结聚于足跟,向下与足太阳经筋相合,向上结聚于内辅骨下方,在此与足太阴经筋并行,向上沿大腿根部内侧结聚于阴器,再沿着脊柱旁肌肉上行至项部,结聚于头后部的枕骨,与足太阳经筋相合。足少阴经的经筋发病,可见足心发生转筋,且其经筋所经过和所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证候出现。足少阴经筋发生的主要病证还有痫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等。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病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背为阳,腹为阴,阳病项背部筋急,腰部向后反折,身体就不能前俯;阴病腹部筋急,使身体向前曲,就不能后仰。治疗这种病应采用燔针,用速刺急出法,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针刺的穴位。病在胸腹内不宜针刺的,可熨贴患处,加以按摩导引以舒筋脉,并饮用汤药以养血。若本经的经筋反折纠结,而且发作次数频繁,病情很重的,往往是不治之证。这种病称做仲秋痹。 【原文】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日季秋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足厥阴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白话解】足厥阴经的经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方,上行结聚在内踝之前,再向上沿着胫骨结聚于内侧辅骨之下,又沿着大腿根部的内侧上行结聚于前阴,并联络足三阴及足阳明各经的经筋。足厥阴经的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牵引内踝前部疼痛,内侧辅骨处也感到疼痛,腿的内侧疼痛转筋,前阴不能发挥作用,如果房劳过度耗伤了阴精,就会发生阳痿不举。伤于寒邪就会发生阴器内缩,伤于热邪则出现阴器挺长不收。治疗本病应采用利水渗湿及清化湿热的方法调节厥阴经之气;对于疼痛转筋一类的疾患,应采用燔针,用速刺疾出法,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针刺的穴位。这病称为季秋痹。 【原文】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1]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2],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仲夏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手太阳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注释】[1]锐骨高骨之意。此处指肘内的高骨。 [2]筋瘘颈肿张介宾注"即鼠瘰之属"。即瘰疬。 【白话解】手太阳经的经筋,起始于手小指的上部,结聚于手腕,沿前臂内侧上行,结聚于肘内高骨的后边。如果用手指弹拨此处的筋,酸麻的感觉能反映到小指上,再上行人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行至腋窝的后缘,上绕肩胛,沿颈部行于足太阳经筋的前面,结聚在耳后的完骨;由此又分出一条支筋,进入耳中;它的直行部分,从耳出,上行,又向下结聚于腮部,再折上行,联属外眼角。手太阳经的经筋发病,可见手小指掣引肘内高骨后缘疼痛,沿手臂侧至腋下及腋下后侧的部位,都感到疼痛,环绕肩胛并牵引到颈部也发生疼痛,并出现耳中鸣响疼痛,同时牵引颔部、眼部,眼睛闭合后,须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看清物体,恢复视力。颈筋拘急时,可发尘筋瘘、颈肿等证;寒热发生于颈部的,应采用燔针,以速刺急出的方法针刺,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穴。刺后颈肿不消退的,再改用锐利的针刺治。这种疾病称为仲夏痹。 【原文】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中循臂,结于肘,上绕牖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n3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引,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季夏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手少阳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注释】[1]曲颊指下颌角。[2]曲牙颊车穴别名。 【白话解】手少阳经的经筋,起始于无名指靠近小指的一侧,上行结聚在腕部,再沿着手臂上行结聚于肘部,向上绕着大臂的外侧,经过肩部行至颈部,与手太阳的经筋相合。从颈部分出的一支,在下颌角的部位深入于里,联系舌根;另一分支,向下走至颊车穴,沿着耳向前行进,联属外眼角,向上经过额部,最终结聚在额角。手少阳经的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的经筋循行部位发生掣引、转筋和舌体卷曲的现象。治疗时,应采用火针,采用速刺急出法,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穴。这种病称为季夏痹。 【原文】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孺,结于鹪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脶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烦;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孟夏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手阳明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白话解】手阳明经的经筋,起始于食指靠近大指的侧端,结聚于腕部,沿着手臂上行,结聚在肘的外侧,沿大臂上行,进而结聚于肩髑。它的分支,绕过肩胛,挟于脊柱的两侧;它的直行部分,从肩髑上行至颈部;从这里分出的一支,上行至颊部,结聚在颧部;直行的分支,从颈部向上,出于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行至左额角,网络头部,再下行进入右腮部。手阳明经的经筋发病,可见该经筋所循行和结聚的部位掣引转筋及疼痛,肩部不能抬举,颈部不能左右转动、顾视。治疗这种病证,应采取火针,速刺急出法,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疼痛处为针刺的穴位。这种病称为孟夏痹。 【原文】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牖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脶,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仲冬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手太阴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白话解】手太阴经的经筋,起始于手大指的末端,沿大指上行,结聚在手小鱼际之后,继续上行于寸口部位的外侧,再沿手前臂上行,结聚在肘中,再上行至臂部的内侧,进入腋下,出于缺盆,结聚在肩髑之前,又返回,向上结于缺盆,自腋下行的一支进入胸中,结于胸内,散布于横膈部,与手厥阴经的经筋合于膈部,继而下行抵达季胁部位。手太阴经的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所循行结聚的部位掣引、转筋、疼痛,严重的,可发展为息贲病,呼吸急促,气逆喘息,或胁下拘急,吐血。治疗该病时,应采取火针,速刺急出,针刺次数以病愈为度,痛处为穴。这种病证叫做仲冬痹。 【原文】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1]。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孟冬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手厥阴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注释】 [1]臂根据《甲乙经》、《太素》作"贲",指胸膈部。 【白话解】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筋,起始于手中指端,沿指,上行,通过掌后与手太阳经筋并行,结聚于肘的内侧,向上行经过肘的内侧而结聚于腋下,从腋下前后布散,挟两胁分布;它的分支,人于腋下,散布于胸中,结聚于膈部。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所循行、结聚的部位掣引、转筋,以及胸痛或成息贲病,出现呼吸迫促、上逆喘息的病状。治疗时应采取燔针,用速刺疾出法,针刺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穴。这种病就叫孟冬痹。 【原文】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烨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日季冬痹也。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提要】本段论述手少阴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白话解】手少阴心经的经筋,起始于手小指的内侧,循小指上行,结聚于掌后小指侧高骨,再向上结聚于肘的内侧,继而上行人腋内,与手太阴经筋相交,走向胸部,伏行于乳内,结聚在胸中,沿膈下行联系脐部。手少阴经的经筋发病,可见胸内拘急,心下有积块坚伏,名为伏梁病。上肢的经筋发病,肘部牵引拘急,屈伸不利。总的来说,手少阴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所循行或结聚的部位掣引、转筋和疼痛。治疗时应采用燔针,用速刺急出法,针刺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穴。若病已发展成伏梁而出现吐脓血的,为脏气已损,病情加剧的死证。大凡经筋发病,遇寒则筋脉拘急,遇热则筋脉松弛,甚至出现阳痿不举。背部的筋挛急,则脊背向后反张;腹部的筋挛急,则身体向前弯曲而不能伸直。蟀刺是烧针的刺法,它治疗因受寒造成的筋急之病,如果是因热而造成的筋脉弛缓的病证,便不宜采用火针了。这类疾病称为季冬痹。足阳明经筋和手太阳经筋拘急,会发生口眼喁斜;眼角拘急时,不能正常地视物。治疗这些病证,都应采用上述的蟀针劫刺法。 |
|||
14 | [黄帝内经.灵柩] 14骨度第十四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 ||
14骨度第十四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骨曷)(骨亏),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骨曷)(骨亏)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附属,长一尺六寸。附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脉之 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
|||
【注释】 ①度:指大小、长短、宽窄。这里指骨度。即用骨骼作为标尺来衡量人体经脉的长短。 ②膂骨:指脊椎骨。 |
|||
【本章要点】 一、具体记述了人体各部分骨骼的长短尺寸。 二、说明经脉的长度是以骨度为依据的。 三、认为外形大小与内在脏器有关。例如胸部与肺,上腹部与胃,下腹部与肠等,其大小、长短都是密切相关的。 【译文】 黄帝问伯高道:《脉度》章所说经脉的长短,是如何确定的呢? 伯高说:应当先测量骨节的大小、宽狭、长短,从而就可以测定经脉的长度。 黄帝道:想听听关于一般人的骨度,成人以七尺五寸长计算,其骨节的大小、长短各是多少? 伯高说:头颅大骨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头发所覆盖的部位,颅至项为一尺二寸,前发际以下至颐长一尺,后发际至颐共二尺二寸,君子则折中各一尺一寸。 喉结以下至缺盆中央长四寸,缺盆以下至剑骨突长九寸,如果超过九寸的是肺大,不满九寸的是肺小。剑骨突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超过八寸的是胃大,不满八寸的是胃小。天枢向下至耻骨长六寸半,超过六寸半的是回肠宽而长,不满六寸半的是回肠狭而短。耻骨横长为六寸半,横骨的上缘向下至膝内辅骨的上缘长一尺八寸,内辅骨上缘向下至内辅骨下缘长三寸半,内辅骨下缘向下至内踝骨尖长一尺三寸,内踝骨尖至足底长三寸。膝腘窝向下至足跗两踝之周围所属长一尺六寸,跗属向下至足底长三寸。以上这些骨的尺寸数字,粗大的会超过,细小的会不及。 两侧头角向下至柱骨长一尺,肩骨行至腋中尽处长四寸,腋部向下至软肋长一尺二寸,软肋向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向下至膝盖中央长一尺九寸,膝向下至外踝骨尖长一尺六寸,外踝骨尖向下至小趾侧后的京骨长三寸,京骨向下至足底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部之间宽九寸,耳前当两耳门之间宽一尺三寸,两颧骨之间宽七寸,两乳之间宽九寸半,两髀之间宽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宽四寸半。肩峰至肘关节长一尺七寸,肘至腕关节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中指本节至中指端长四寸半。 项后发际向下至背骨第一节的大椎处长二寸半,大椎骨向下至尾骶骨共二十一节长三尺,上面的七节每节长一寸四分一厘,零数在下,所以上七节共长九寸八分七厘。以上所述是一般人骨的长度,根据这个标准,然后来确定经脉的长短。所以说经脉在人体中,其浮于表面,坚实明显而粗大的多血,细小而隐于内的多气。 |
|||
15 | [黄帝内经.灵柩] 15五十营第十五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 ||
15五十营第十五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 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
|||
【本章要点】 营为运营、运行的意思。文中介绍了一昼夜间经气在经脉中运行五十周次的路线和顺序,故篇名为"五十营"。 本篇根据"漏刻"的计时方法,以及气息与日月经气的联系,介绍了计算经气运行的方法。 【注释】 【译文】 黄帝说:我想了解经脉之气在体内运行五十个周次的情况。 岐伯回答说:周天有二十八星宿,每个星宿之间的距离是三十六分。 人体的经脉之气一昼夜运行五十次,合一千零八分。在一昼夜中太阳的运行周历了二十八星宿,分布在人体上下、左右、前后的经脉,有二十八条,周身经脉的长度是十六丈二尺,与二十八星宿相对应。 用铜壶漏水下一刻为标准来划分昼夜,计算经气在经脉中运行所需的时间。 人一呼气,脉跳动两次,经气运行三寸; 一吸气,脉又跳动两次,经气又运行三寸,一个呼吸过程,经气运行六寸,十次呼吸,经气运行六尺,太阳运行二分。二百七十次呼吸,经气运行十六丈零二尺,其间气行上下,贯通八脉,运行一周,水下二刻,太阳运行二十分多一点。 五百四十次呼吸,脉气在全身运行两周,水下四刻,太阳运行四十分。 二千七百次呼吸,经气运行十次,水下二十刻,太阳运行五个星宿零二十分。 一万三千五百次呼吸,经气在体内运行五十周次,水下一百刻,太阳运行遍二十八星宿,铜壶里的水都滴漏尽了,经气也正好运行五十个周次。 前面所谈经气的相互交通,就是指经气在二十八脉运行一周。如果人的经气保持一昼夜运行五十个周次,人就能够享尽天然的寿命。经气在人体运行五十周次的总长度是八百一十丈。 |
|||
16 | [黄帝内经.灵柩] 16营气第十六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 ||
16营气第十六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
|||
【注释】 ①畜门:颃颡为内鼻孔;畜门为外鼻孔。 |
|||
【本章要点】 一、简述营气的来源和生成。 二、具体叙述了十四经脉的循行方向、次序和交接部位,构成“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的整体循环。 【译文】 黄帝说:营气能运行全身,以纳入饮食为最宝贵。饮食入胃后,传输到肺,流溢于内营养脏腑,布散于外滋养形体。其中最精纯的部分,则行于脉道之中,经常营运不息,终而复始,这是自然的规律。 营气的运行是从手太阴经脉出,注于手阳明经脉,上行传注足阳明经脉,下行达足跗,传注足大趾间,与足太阴经脉会合。上行股内入脾,从脾上传注心中,沿手少阴经脉,出腋窝,下臂,至手小指,会合于手太阳经脉。上行经过腋部,出眼下眶内,注于眼内角,再上行头顶中央,下走项后,与足太阳经脉会合。沿脊柱下行于尾骶部,再下行注于足小指尖,斜入足心,注于足少阴经脉。上行注入肾脏,由肾转注心脏,向外布散于胸中,沿手厥阴经脉,出腋窝,下臂,经腕后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尖,回出注无名指尖,合手少阳经脉。上行于两乳之间,膈膜之上,散布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肋,注入足少阳经脉。 下行至足背,复从足背注入足大指,合足厥阴经脉。上行至肝脏,从肝脏上注于肺脏,再上沿喉咙,入上颚之窍,深入于鼻内通脑之处。 别行的分支,由额沿头顶,下项后中线,沿脊柱入骶内,这是督脉;再由此环绕阴器,从阴毛中部上行,过脐中,上沿腹内,入缺盆,下注肺脏,复出手太阴经脉。 这就是营气运行的途径,无论上行下行,都循此常道而不变。 |
|||
17 | [黄帝内经.灵柩] 17脉度第十七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 ||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黄帝曰:蹻脉安起安止,何气荣水?岐伯答曰: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黄帝曰:蹻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阴,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
|||
【本章要点】 脉度是指脉的长度,文中说明了二十八脉的长度和测量的方法,以及二十八脉对应的生理、病理情况和治疗方法,故篇名"脉度"。 【注释】 【译文】 【原文】黄帝日愿闻脉度。岐伯答日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跻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1],盛者写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提要】本篇主要叙述了人体周身经脉的总长度。 【注释】[1]疾诛之疾,快、迅速;诛,消灭、去除。疾诛之,是指用放血等方法祛除邪气。 【白话解】 黄帝说:我想知道人体经脉的长度。 岐伯回答说:手的六条阳经,从手至头,每条经脉长为五尺,六条经一共是三丈长。 手的六条阴经,从手至胸中,每条是三尺五寸长,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六条一共是二丈一尺长。 足的六条阳经,从足向上至头是八尺,六条经共为四丈八尺长。 足的六条阴经,从足至胸中,每条六尺五寸长,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六条共三丈九尺长。 跷脉每一条从足至目的长度为七尺五寸,左右两条,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共为一丈五尺长。 督脉、任脉各为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两条合为九尺。 所有这些经脉合起来一共是一十六丈二尺长,这就是人体营气通行的主要通路。 经脉的循行为里,其间分支出来并在经脉之间横行联络的叫做络脉,别出络脉的细小脉络叫做孙络。孙络中气盛而且血多的,应该立即用放血等方法快速地除去邪气,邪气盛的用泻的方法治疗,虚的服用药物来调补。 【按语】这一段落是讲人身脉络的总长度,并强调这是营气通行的大经隧。对于前一篇有关营气的内容进行了补充。这其中的计算,是以从手至头、从手至胸中、从足上至头、从足至胸中的距离进行计算的,而不牵扯到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经脉的循性蹈线的长短差异,主要目的是了解营气通行路线的总长度。 另外,其中提到跷脉是两条,本篇末有叙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日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则知男子之所数者,左右阳跷,女子之所数者,左右阴跷也。也勃是说,男为阳、女为阴,男子计算的是阳跷的长度,女子计算的为阴跷的长度。 【原文】五脏常内阅[1]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肮和[2]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胛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翘五谷[3]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一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昶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昶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茁日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4]也,故日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日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提要】本段主要阐述了五脏的精气盛衰与七窍的关系.以及五脏六腑的病变导致的不同症状表现。 【注释】[1]阅检察、查检之意。在文中指反映、察觉到。 [2]和这里指通和、和利。也就是指脏器的功能正常。 [3]五谷五谷为麦、黍、稷、稻、豆五谷,这里泛指名种食品。 [4]荣这里有繁荣、施展的意思。 【白话解】五脏精气的盛衰常常可以从人体头面七窍反哕出来。 肺气通鼻窍,肺的功能正常,鼻子才能闻到各种气味; 心气通舌窍,心的功能正常,舌才能辨别出各种滋味; 肝气亘眼窍,肝的功能正常,眼睛才能辨别各种颜色; 脾气通于口脾的功能正常,口中才能辨别食物的各种味道; 肾气通耳窍,肾的功能正常,双耳才能听见各种声音。 五脏的功能失于调和,与其对应的七窍就不能正常地发挥功能; 六腑的功能失于调顺,那邪气就会滞留结聚而生成痈。 因此,若是邪气留在六腑之中,那么属阳的经脉就不能和顺通利,阳脉不和顺,阳气就会发生停歇、留滞,阳气留滞,就会相对的偏盛。阳气太盛就会导致阴脉不通利,阴脉不通利,会导致血流停滞,血流停滞则阴气过盛。如阴气过盛,就会影响阳气不能营运入内,这就叫做关。如阳气太盛,就会影响阴气不能外出与阳气相交,这就叫格。阴阳二气皆过盛,不能阴阳调和、互相荣养,就叫做关格。关格是阴阳离决、不相交通的表现,出现关格,预示着病人不能尽其天年而早亡。 【原文】黄帝日趼脉安起安止,何气荣水?岐伯答日趼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顺,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趼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黄帝日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岐伯答日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黄帝日趼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1]?岐伯日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提要】本段详细地叙述了人体阴阳跷脉的起止、来源、循行路线和主要功能。 【注释】[1]当其数数,指计算。当其数,阴阳跷脉在人体经脉总长度的计算中,只计算一条经脉的长度。 【白话解】黄帝说;跷脉起于何处?止于何处?是哪一条经的经气像水一样的滋润、濡养而形成这一条经脉的呢? 岐伯回答说;跷脉是足少阴经脉的支别,起于然骨之后的照海穴,向上经过足内踝的上方,直行向上沿大腿内侧进入前阴,再向上到达胸部进入缺盆,继续上行出于人迎的前面,进入颧骨连属内侧的眼角,合于太阳、阳跷脉而继续上行,阴阳跷脉二气相合,可以滋润目睛,若是脉气不能荣养眼睛,就会出现目张不合的现象。 黄帝说阴跷之脉气只是行于五脏之间,而不能荣养六腑,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脏气的运行是不停息的,就像水的流动,日月的运行,永无休止。因此,阴脉荣养其对应脏的精气,阳脉荣养其对应腑的精气,也是这样如环无端的运行,没有起点,也无法计算它的转流次数。跷脉之气不停的流动运行着,行在内则营养五脏六腑,溢在外则濡养肌肉皮肤。黄帝说跷脉有阴阳之分,那么用哪一条来计算它的长度呢?岐伯回答说男子计算其阳跷脉的长度,而阴跷为络;女子计算其阴跷脉的长度,而阳跷为络。一般计算的跷脉的长度为经脉,络脉的长度不在计算之内。 【按语】本文对于阴阳跷脉的循行路线和主要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在中医临床治疗当中,不仅仅十二正经的循行和穴位是常用的针灸按摩选穴依据,奇经八脉的重要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些常见的特殊疾病的治疗都要依据这些经脉进行选穴和选方。像妇科病与带脉、冲脉和任脉有着密切关系;男科疾病或者部分虚寒的证候与督脉有着特殊关系等。 |
|||
18 | [黄帝内经.灵柩] 18营卫生会第十八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 ||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阳衰,平且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己,与天地同纪。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
|||
【本章要点】 一、指出了营卫来源于饮食,生成于脾胃,上输于肺脏,传之五脏六腑,发挥营养全身的作用。 二、营卫循行的征路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三、说明营卫运行的周次是昼夜各二十五度,合为五十度;会合于手太阴。 四、概述了营卫与三焦的关系以及营卫与气血的关系。 【注释】 ①清:指水谷精气中轻清且富于营养作用的一部分。 ②与天地同纪:指营卫两气日夜运行不停止,如同天地日月运转一样是有规律的。 ③昼精:指白天精力充沛的意思。 ④其气未定:指精微之气尚未化生。 ⑤腠理:和皮毛同义。 ⑥济泌别汁:将水液经过过滤,分出清浊的意思。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人体的精气受自何处?阴阳之气是怎样交会的?什么气叫“营”?什么气叫“卫”?营是怎样生成的?卫是怎样和营相会的?老年人与壮年人气的盛衰不同,日夜气行的位置各异,请你讲讲交会的情况。 岐伯答道:人体精气来源于饮食,饮食入胃,经过消化,再经脾吸收其精微之气,然后向上传注到肺,从而五脏六腑都能得到精微之气的供养。这些精气中,精粹的部分叫“营”,剽悍的部分叫“卫”,营气运行于经脉之内,卫气运行于经脉之外,川流不息,各行五十周次而后大会,阴分和阳分互相贯通,终而复始,如圆环之无端始。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这是以白天和黑夜来划分的,所以气行到阳分为起始,行到阴分为终止。因此,当中午阳气隆盛时叫做“重阳”,到半夜阴气隆盛时叫做“重阴”。太阴主管人体内部,太阳主管人体外表,营卫在其中各运行二十五周次,都以昼夜来划分。半夜是阴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自半夜以后,行于阴分之气就逐渐衰减,到早晨时,则行于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中午是阳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从日西斜,行于阳分之气就逐渐衰减,到日落时,则行于阳分之气已尽,而阴分开始受气。并且在半夜的时候,阴阳之气相会合,此时人们均已入睡,称为“合阴”。到早晨则行于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循环不息,和自然界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黄帝说:老年人往往夜间不易熟睡,是什么气使他们这样的?壮年人在白天往往不想睡,这又是什么气使他们这样的? 岐伯答道:壮年人的气血旺盛,肌肉滑利,气道畅通,营卫的运行都很正常,所以白天的精神饱满,而晚上睡得很熟。老年人的气血衰少,肌肉枯瘦,气道滞涩,五脏之气耗损,营气衰少,卫气内伐于阴,所以白天的精神不振,晚上也就不能熟睡了。 黄帝说:请教关于营气与卫气的运行,是从什么道路来的? 岐伯答道: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上)焦。 黄帝说:请教三焦之气的出发处。 岐伯说:上焦出自胃的上口贲门,与食道并行向上至咽喉,贯穿于膈膜而分布于胸中,再横走至腋下,沿着手太阴经的路线循行,回复至手阳明,向上到舌,下循足阳明胃经,卫气与营气同样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这就是昼夜一周,所以卫气五十周次行遍全身,再与营气会合于手太阴肺经。 黄帝说:人吃了热的饮食入胃,还没有化成精微的时候,就已出汗,有出于面部的,有出于背部的,有出于半身的,不循卫气通常的运行道路而出,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说:这是由于外表受了风邪的侵袭,腠理开发,毛窍疏泄,卫气趋向体表,就不能循常道而行,这是因为卫气的本性是剽悍滑疾的,见到何处疏张开来,就由此道而出行,所以不一定循行于脉道,这种出汗过多的情况,名叫“漏泄”。 黄帝说:请你再谈谈中焦的出处。 岐伯答道:中焦的部位与胃相并列,在上焦之后,它的功能是吸收精气,通过泌去糟粕、蒸腾津液,而化成精微,然后向上传注于肺脉,再化为血液,奉养周身,这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所以能够独行于经脉之内,称为“营气”。 黄帝说:血与气,名虽不同而实是同类的物质,如何来理解呢? 岐伯答道:营和卫,都属于精气;而血是精气所化生的更高贵的物质,因此叫“神气”。所以说血与气名虽不同,而实质上是同类的物质。凡失血过多的人,其汗也少;出汗过多的人,其血亦少。所以说人体夺血或夺汗均可死亡,而血与汗缺一则不能生存。 黄帝说:请教关于下焦的出处。 岐伯答道:下焦分别清浊,糟粕从回肠而下行,水液注于膀胱而渗入其中。所以说,水谷同在脾胃之中,经过消化吸收以后,糟粕传入大肠;水液渗入膀胱,这就是下焦的主要功能。总的来看,是经过分别清浊之后,循下焦而渗入于膀胱的。 黄帝说:人饮的酒也是入胃的,为什么五谷尚未消化,而小便独先下行呢?岐伯答道:由于酒是谷类已经蒸熟酿成的液体,其性剽悍而质清稀,因此,酒液虽在五谷之后入胃,但经过脾胃的迅速吸收,多余的水分反在五谷腐熟之前排出于体外。 黄帝说:很对。我听说上焦的作用能输布精气,像雾露蒸腾一样;中焦的作用主腐熟运水化谷,像沤渍东西一样,下焦的作用主排泄废料,像沟渠一样,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
|||
19 | [黄帝内经.灵柩] 19四时气第十九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 ||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风(疒水)肤胀,为五十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徒(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筩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疒水),必坚。来缓则烦悗,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疒水)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小腹控睪,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睪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
|||
【本章要点】 一、论述了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指出针刺治疗时,要根据时令气候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穴位,掌握进针的深浅和手法。 二、列举了温疟、风水、飧泄、转筋、水肿、着痹、疠风等病的针刺治疗方法。 三、对六腑病的病理变化与针刺治疗方法,作了简要的说明。 【注释】 ①间:与甚相对,轻的意思。 ②痏:一般指伤疤,这里指腧穴。 ③焠刺:指用火针治疗。 ④环谷:穴位名,但现在无从考证具体位置。 ⑤筩:指中空的针。 ⑥肓之原:气海穴的别名。 ⑦三焦:据《灵枢·本输》应该为膀胱。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四时气候的变化,各有不同,而百病的产生,又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怎样来决定针灸治疗的方法呢? 岐伯回答说:四时邪气,侵袭人体而使人发病,但各有一定的部位。灸刺的原则,也应当根据不同的发病季节来确定有关的穴位。所以在春天针刺,就取用络脉分肉的间隙,病重的深刺,病轻的浅刺;在夏天针刺,就取用阳经、孙络,或取分肉之间,以及透过皮肤浅刺;在秋天针刺,就取用各经的输穴,如病邪在六腑的,可以取用合穴;在冬天针刺,就取用各经的井穴和荥穴,应深刺而且留针时间较长。 患温疟而不出汗的,可以取五十九个治疗热病的主要腧穴。患风水病,皮肤浮肿的,可以取五十个治疗水病的主要腧穴。如果皮肤有血络,就应针刺放血。患飧泄症,应补三阴交穴,同时上刺阴陵泉,都应长时间留针,待针下有热感才可止针。 患转筋在外侧部位的,取三阳经的腧穴;患转筋在内侧部位的,取三阴经的腧穴,都是用火针刺入。 患水肿而不兼风邪的,首先用铍针刺脐下三寸的部位,然后再用中空如筒的针刺入针处,以吸出腹中的水。反复这样做,把水放尽。水去之后,则肌肉坚实。若排水时排泄缓慢,就会使病人烦躁满闷;若排泄得较快,则病人觉得舒适安静。用此法可隔天刺一次,直至水尽为止,并兼服利水的药物。一般在刚进行针刺时服药。服药时不可吃东西,吃东西时不可服药,开始禁食伤脾助湿的食物一百三十五天。 患各种痹症经久不愈的,是有寒湿久留在内,应用火针刺足三里;如腹中感觉不适,就取足三里穴针治。邪气盛的就用下泄法,正气虚的就用补溢法。患麻风病的,应经常用针刺其肿胀部位,然后再用锐利的针刺患处,并用手按压出毒气恶血,直到肿消为止。患者宜经常吃些适宜的食物,忌吃任何不利于调理的食物。 腹中时常鸣响,气上逆而冲向胸部,喘促,身体不能久立,说明邪在大肠,应用针刺气海、巨虚上廉、足三里。小腹部牵引睾丸作痛,连及腰脊上冲心而痛,表明邪在小肠而为小肠疝病,小肠下连睾系,向后附属于脊椎,与肝肺相通,联络心系。因此邪气盛时,就会使厥气上逆,冲犯肠胃,干扰肝脏,散布于肓膜,结聚于脐。所以治小肠病时应当取脐下的气海穴,以散邪气。针刺手太阴经以补肺经之虚;取足厥阴经,以泄肝经之实;取下巨虚穴以去小肠的病邪,并且按邪气所过的经脉取穴调治。 病人时常呕吐,且呕吐物有苦味,常叹息,心里恐惧不安,如人将捕捉他一般,这是邪气在胆,胃气上逆所致。胆汁外泄,就会口感苦味,胃气上逆,就会呕出苦水来,所以叫呕胆。治疗时应取足三里穴以降胃气之逆,刺足少阳经的血络。以抑制胆气之逆,然后根据病的虚实用补虚泄实的方法,调虚实去其邪。 饮食入咽后,如停滞不下,就会感觉胸膈闭塞不通,这是邪气在胃脘所致。如邪气在上脘,就针刺上脘穴,使滞气下行;若邪气在下脘,就针刺下脘穴,用温而使其散行的方法,以散寒滞。小腹部肿痛,小便不通,这是邪在膀胱,下焦阻塞不通所致,应当取用足太阳经的大络委阳穴。如发现足太阳经的络脉与足厥阴经的孙络有淤血结聚,且肿势又向上延及胃脘,就应该取足三里穴刺治。 针刺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气色和眼神,从而推知正气的散失或恢复。观察病人目色的变化,可推知病邪的存在或消失。诊病时,医生要形神专注,察看病人的神态举止,诊其气口脉和人迎脉。如果脉象坚硬并且洪大而滑,说明邪气正盛,是病症日渐加重的迹象;如果脉象软而和缓,表明正气正在恢复,是病势将退的征兆。如病在各经而且脉坚实有力,说明病再过三天左右就会痊愈,气口脉属手太阴肺脉,为五脏之主,故以候手足各脉之阴;人迎脉属足阳明胃脉,胃为六腑之源,故以候手足各脉之阳。 |
|||
20 | [黄帝内经.灵柩] 20五邪第二十 原文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 ||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喻,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 【本章要点】 叙述邪伤五脏所引起的病症和刺治方法。 |
|||
【注释】 ①膺中外腧:胸部中、外侧的腧穴,理解为中府、云门穴。 ②有余不足:心脏靠阳气充养,这里理解为阳气的有余和不足。 |
|||
【译文】 病邪侵袭到肺脏,就会发生皮肤疼痛,恶寒发热,气上逆而喘,汗出,咳嗽牵引到肩背作痛。治疗可取侧胸上部的中府、云门穴,以及背部第三椎骨旁的肺腧穴。针刺时,先以手速按其处,病者觉得爽快一些,就在该处进针。同时可取缺盆穴,使肺中邪气向上越出。 病邪侵袭到肝脏,就会发生两胁中疼痛、寒气在中,恶血淤留在内,走路时经常关节牵引作痛,并且时有脚肿的症状。治疗可取行间穴,以引胁肋间的郁结之气下行,并取足三里穴以温其胃中,同时对有淤血的络脉,可用刺法以散其恶血,再取耳轮后青络上的瘛脉穴,以减去牵引性的病痛。 病邪侵袭到脾胃,就会发生肌肉疼痛,如果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在中而易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在中而肠鸣、腹痛;若阴阳均有余或均不足,则有寒有热。这些病症,都可取三里穴来调治。 病邪侵袭到肾脏,就会发生骨痛、阴痹。所谓阴痹,是说在形体表面按摸不到,症见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等处疼痛,以及经常目眩诸症。治疗时可取涌泉、昆仑穴;凡有淤血的,都刺出其血。 病邪侵袭到心脏,就会发生心痛,易于悲伤,时时目眩跌仆。诊疗时先要分析其偏虚还是偏实,而后取治于本经的腧穴。 |
|||
每页 10 条记录,本页有 10 条记录,共有 81 条记录。第 2 页,共 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