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标题: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倪海厦:
147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二分,煮
上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
  中医的观念里面胸腔到横膈的地方,这个部位叫上焦,从鸠尾穴到肚脐的地方,这个叫中焦,肚脐以下腹部这边,就是下焦。如果病在上焦就是膈上,中医的观念要用吐法来治,但是给药之前我们必须先确认是有实阻塞在里面,虚就是没有东西,虚症不可用吐法,一定要有东西我们才会采吐法。如果上焦实就是病在上面,我们从嘴巴吐出去是最快的治疗法。我们中医没有开刀,我们只能利用管道,不管是利用嘴巴吐出来,还是鼻子擤出来,或者是皮肤发表发出来,或者是大小便排出来,我们不可能挖个洞让你排出来,中医是不赞成这样子。所以病在横膈上,我们就取吐法。如果病在下焦取攻下,利尿或者是通大便。如果病在中焦,我们可吐、可下,看是吐还是下比较好, 由临症时来做决定到底是用吐法还是用下法。有的时候,病人本身不是实症,是湿很盛,又集中在中焦,「老师,他是湿。」既非食物也非痰,是湿哽在里面怎么辨症呢?这时让病人将舌头伸出来,黄黄厚厚黏黏的,就是中湿很盛。这种湿该怎么处理呢?张仲景出了一个乌梅丸方,就是用苦温来化去湿,就是乌梅丸的功效所在。湿如果很盛停在中焦,会造成肠胃蠕动变缓,于是食物在里面坏死掉,肚子就会生虫,所以乌梅丸也可以祛除寄生虫,没有虫也可以吃乌梅丸,就是利用苦温把中焦的湿化掉。乌梅丸还可以治疗久利,湿在中膈,湿太多之后会慢慢的渗透出来,结果病人只要心情一紧张,就会下利,大便都是溏的。一般下利后人会虚掉,而病人没有虚,精神又很好,又能吃东西,这就是中湿,也是乌梅丸证。
如果『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其实不单是指宿食,所谓宿食是吃东西哽在胸腔,我们采用吐法。遇到小孩子被铜板哽到,也该用吐法。或者是痰饮很多在胸腔里,我们也可以采用吐法,把痰吐掉。如果说你治疗一位小孩子,结果发现到他肺里面都是痰,而小孩子又不会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药去让他吐,但是用吐剂之前,我们一定要确定是上焦实,我们才会用吐剂,虚不可吐。吐剂是用瓜蒂散,瓜蒂的味道本来就会让人想吐,加入赤小豆是因为上焦有痰饮时,同时一定会有很多湿在里面,所以用赤小豆来除湿,瓜蒂来取吐。有时候瓜蒂不好找、大家可以用很浓的盐汤,病人一喝下去就吐出来了,一样会有吐的效果。


上一个 下一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