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 )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157 157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158 158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159 159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160 160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161 161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162 162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163 163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164 164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165 165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166 166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注释 译文 倪海厦 学习
每页 10 条记录,本页有 10 条记录,共有 387 条记录。第 16 页,共 3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