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大 中 小) 原文 注释 译文
31 | 热论篇第三十一 原文 注释 译文 学习 | ||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一古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可愈,时有所遗者,何也?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帝曰:善。治遗奈何? 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热当何治之? 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
|||
①伤寒:是外感性热病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伤寒,是由于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狭义的伤寒是指由于感受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 ②两感:指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发病,如太阳和少阴两经同时感邪。 ③不得卧:阳明受邪,经气壅滞,影响到腑,使胃不安和,所以不得卧。 ④未入于脏:人体的经脉,阳经属腑,阴经连于脏。未入于脏,说明邪气还在肌表,未及于三阴。 ⑤烦满而囊缩:指烦闷、阴囊抽缩。足厥阴经经脉环绕阴器、络于肝,所以厥阴受病就会感到烦满而囊缩。 ⑥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复,病愈而复发的意思。热病之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吃肉则不能消化,多吃则消化不完,食物与热相线搏结,容易复发。 ⑦暑当与汗皆出,勿止:因为出汗,暑邪就能随汗出而解,如果此时止汗只能让暑邪郁于体内,所以不应当止汗。 |
|||
【本章要点】 一、这是一篇系统而又比较全面地论述热病的文献,它把热病的原因、症状、变化、预后、禁忌、治疗等一系列问题,都作出了创造性地阐发,对指导后世临床学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指出一切外感热病,都属于伤寒一类的疾病,但由于发病季节的不同,又有伤寒、温病、暑病等的区别。 三、论述了“两感”热病的脉症特点及预后,并指出决定预后好坏的关键在于“胃气”的存亡。 四、热病的一般治疗原则是汗、下两大法。 五、指出病遗、食复的原因、症状、治疗;申明热病禁忌及其重要性。 【译文】 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外感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在六七日之间,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不知是何缘故,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太阳经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隶属于太阳。太阳的经脉连于风府,与督脉、阳维相会,循行于巅背之表,所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以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一般不会死亡;如果阴阳二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难免于死亡了。 黄帝说:我想知道伤寒的症状。岐伯说:伤寒病一日,为太阳经感受寒邪,足太阳经脉从头下项,侠脊抵腰中,所以头项痛,腰脊强直不舒。 二日,阳明经受病,阳明主肌肉,足阳明经脉挟鼻络于目,下行入腹,所以身热目痛而鼻干,不能安卧。 三日,少阳经受病,少阳主骨,足少阳经脉,循胁肋而上络于耳,所以胸胁痛而耳聋。若三阳经络皆受病,尚未入里入阴的,都可以发汗而愈。 四日,太阴经受病,足太阴经脉散布于胃中,上络于咽,所以腹中胀满而咽干。 五日,少阴经受病,足少阴经脉贯肾,络肺,上系舌本,所以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经受病,足厥阴经脉环阴器而络于肝,所以烦闷而阴囊收缩。如果三阴三阳经脉和五脏六腑均受病,以致营卫不能运行,五脏之气不通,人就要死亡了。 如果病不是阴阳表里两感于寒邪的,则第七日,太阳病衰,头痛稍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稍退;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将逐渐能听到声音;十日,太阴病衰,腹满已消,恢复正常,而欲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口不渴,不胀满,舌不干,能打喷嚏;十二日,厥阴病衰,阴囊松弛,渐从少腹下垂。至此,大邪之气已去,病也逐渐痊愈。 黄帝说:怎么治疗呢?岐伯说:治疗时,应根据病在何脏何经,分别予以施治,病将日渐衰退而愈。对这类病的治疗原则,一般病未满三日,而邪犹在表的,可发汗而愈;病已满三日,邪已入里的,可以泄下而愈。 黄帝说:热病已经痊愈,常有余邪不尽,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凡是余邪不尽的,都是因为在发热较重的时候强进饮食,所以有余热遗留。像这样的病,都是病势虽然已经衰退,但尚有余热蕴藏于内,如勉强病人进食,则必因饮食不化而生热,与残存的余热相薄,则两热相合,又重新发热,所以有余热不尽的情况出现。黄帝说:好,那么怎样治疗余热不尽呢? 岐伯说:应诊察病的虚实,或补或泄,予以适当的治疗,可使其病痊愈。黄帝说:发热的病人在护理上有什么禁忌呢?岐伯说:当病人热势稍衰的时候,吃了肉食,病即复发;如果饮食过多,则出现余热不尽,这都是热病所应当禁忌的。 黄帝说:表里同伤于寒邪的两感症,其脉和症状是怎样的呢?岐伯说:阴阳两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的两感症,第一日为太阳与少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太阳的头痛,又有少阴的口干和烦闷;二日,为阳明与太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阳明的身热谵言妄语,又有太阳的腹满不欲食;三日,为少阳与厥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少阳之耳聋,又有厥阴的阴囊收缩和四肢发冷。如果病势发展至水浆不入,神昏不知人事的程度,到第六天便死亡了。 黄帝说:病已发展至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像这样的病,要三天以后死亡,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阳明为十二经之长,此经脉的气血最盛,所以病人容易神识昏迷。三天以后,阳明的气血已经竭尽,所以就要死亡。 大凡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病发于夏至日以前的就称之为温病,病发于夏至日以后的就称之为暑病。暑病汗出,可使暑热从汗散泄,所以暑病汗出,不要制止。 |
|||
32 | 刺热篇第三十二 原文 注释 译文 学习 | ||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淡淡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 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应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 热病始手臂病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 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 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 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骶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 颊下逆颧为大瘕;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膈上也。 |
|||
【本章要点】 一:五脏热病的症状、演变、预后及其针刺疗法。 二:热病的色珍,可以从外知内,善为运用,确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预防的积极意义。 三:刺热病的孔穴以及护理方法,如五十九刺、脊椎诸穴和饮之寒水、寒衣、寒处等。 【注释】 【译文】 肝脏发生热病,先出现小便黄,腹痛,多卧,身发热。当气邪入脏,与正气 相争时,则狂言惊骇,胁部满痛,手足躁扰不得安卧;逢到庚辛日,则因木受金 克而病重,若逢甲已日木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将在庚辛日死亡。治疗时,应 刺足厥阴肝和足少阳胆经。若肝气上逆,则见头痛眩晕,这是因热邪循肝脉上冲 于头所致。 心脏发热病,先觉得心中不愉快,数天以后始发热,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 时,则突然心痛,烦闷,时呕,头痛,面赤,无汗;逢到壬癸日,则因火受水克 而病重,若逢丙丁日火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将在壬癸 日死亡。治疗时,应刺手少阴心和手太阳小肠经。 脾脏发生热病,先感觉头重,面颊痛,心烦,额部发青,欲呕,身热。当热 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腹部胀满而泄泻,两颌部疼痛, 逢到甲已日木旺时,则因土受木克而病重,若逢戊日土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 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甲已日死亡。治疗时,刺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经。 肺脏发生热病,先感到体表淅淅然寒冷,毫毛竖立,畏恶风寒,舌上发黄, 全身发热。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气喘咳嗽,疼痛走窜于胸膺背部,不 能太息,头痛的很厉害,汗出而恶寒,逢丙丁日火旺时,则因金受火克而病重, 若逢庚辛日金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丙丁日死 亡。治疗时,刺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经,刺出其血如大豆样大,则热邪去而经 脉和,病可立愈。 肾脏发生热病,先觉腰痛和小腿发痠,口渴的很厉害,频频饮水,全身发热。 当邪热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项痛而强直,小腿寒冷痠痛,足心发热,不欲言 语。如果肾气上逆,则项痛头眩晕而摇动不定,逢利戊已日土旺时,则因水受土 克而病重,若逢壬癸日水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 在戊已日死亡。治疗时,刺足少阴肾和足太阳膀胱经。以上所说的诸脏之大汗出, 都是到了各脏器旺之日,正胜邪却,即大汗出而热退病愈。 肝脏发生热病,左颊部先见赤色;心脏发生热病,额部先见赤色;脾脏发生 热病,鼻部先见赤色;肺脏发生热病,右颊部先见赤色,肾脏发生热病,颐部先 见赤色。病虽然还没有发作,但面部已有赤色出现,就应予以刺治,这叫做“治 未病”。热病只在五脏色部所在出现赤色,并未见到其他症状的,为病尚轻浅, 若予以及时治疗,则至其当旺之,病即可愈;若治疗不当,应泻反补,应补反泻, 就会延长病程,虚通过三次当旺之日,始能病愈;若一再误治,势必使病情恶化 而造成死亡。诸脏热病应当汗出的,都是至其当旺之日,大汗出而病愈。 凡治疗热病,应在喝些清凉的饮料,以解里热之后,再进行针刺,并且要病 人衣服穿的单薄些,居住于凉爽的地方,以解除表热,如此使表里热退身凉而病 愈。 热病先出现胸胁痛,手足躁扰不安的,是邪在足少阳经,应刺足少阳经以泻 阳分之邪,补足太阴经以培补脾土,病重的就用“五十九刺”的方法。热病先手 臂痛的,是病在上而发于阳,刺手阳明、太阴二经之穴,汗出则热止。热病开始 发于头部的,是太阳为病,刺足太阳颈项部的穴位,汗出则热止。热病开始发于 足胫部的,是病发于阳而始于下,刺足阳明经穴,汗出则热止。热病先出现身体 重,骨节痛,耳聋,昏倦嗜睡的,是发于少阴的热病,刺足少阴经之穴,病重的 用“五十九刺”的方法。热病先出现头眩晕昏冒而后发热,胸胁满的,是病发于 少阳,并将传入少阴,使阴阳枢机失常,刺足少阴和足少阳二经,使邪从枢转而 外出。 太阳经脉之病,赤色出现于颧骨部的,这是热病,若色泽尚未暗晦,病尚轻 浅,至其当旺之时,可以得汗出而病愈。若同时又见少阴经的脉证,此为木盛水 衰的死证,死期不过三日,这是因为热病已连于肾。少阳经脉之病,赤色出现于 面颊的前方,这是少阳经脉热病,若色泽尚未暗晦,是病邪尚浅,至其当旺之时, 可以得汗出而病愈。若同时又见少阴脉色现于颊部,是母胜其子的死证,其死期 不过三日。 治疗热病的气穴:第三脊椎下方主治胸中的热病,第四脊椎下方主治膈中的 热病,第五脊椎下方主治肝热病,第六脊椎下方主治脾热病,第七脊椎下方主治 肾热病。治疗热病,即取穴于上,以泻阳邪,当再取穴于下,以补阴气,在下取 穴在尾骶骨处。项部第三椎以下凹陷处的中央部位是大椎穴,由此向下便是脊椎 的开始。诊察面部之色,可以推知腹部疾病,如颊部赤色由下向上到颧骨部,为 有“大瘕泄”病;见赤色自颊下行至颊车部,为腹部胀满;赤色见于颧骨后侧, 为胁痛;赤色见于颊上,为病在膈上。 |
|||
33 |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原文 注释 译文 学习 | ||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 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 帝曰:劳风为病何如? 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瞑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帝曰: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害于言,可刺不? 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 帝曰:其至何如? 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呜、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帝曰:何以言? 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腹中呜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
|||
【注释】 ①脉躁疾:指脉象躁动急速。 ②阴阳交:阳,指阳热邪气;阴,指阴精正气。 ③俾:补助、补充的意思。 ④三死:指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盛、狂言三症。 ⑤风厥:指太阳受风,精亏不足,少阴虚火上逆而发热汗出,烦闷不除的病症。 ⑥上从之:指少阴虚热随太阳之气上逆。 ⑦劳风:指因劳成虚,因虚受风引起的以恶风阵寒,颈项僵硬,咳嗽吐浓痰的一种病症。 ⑧巨阳引:指在太阳经上取穴,进行针刺以引动经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⑨肾风:风热伤肾,肾不能主水,水邪泛滥而出现水肿的一种病症。 ⑩庞然:肿起的样子。 正偃:偃,仰面倒下。正偃,即仰卧。 胞脉:胞,子宫。胞脉,即子宫的络脉。 |
|||
【本章要点】 本篇讨论阴阳交、风厥、劳风、肾风(风水)四种较严重热病的病因、症状、治法、预后等。 【译文】 黄帝问道:得温病的人,出汗以后身体即发热,脉躁动,病情也不因汗出而稍减,并且言语狂乱,不食东西,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答道:病名叫阴阳交,是一种死症。黄帝道:希望能听到其中的道理。岐伯说:人之所以出汗,是由于水谷入胃,化生精微。现在邪气在骨肉之间交争而出汗,这是由于邪气退而精气胜的原因,精气胜就应该能吃东西,而不再发热;发热是邪气引起的,汗是精气的反映。现在出汗而又发热,说明邪气已经胜于正气了。不吃东西,是精气缺乏,而精气缺乏,会使热邪更盛。汗出而热留不退,病人的寿命就危在旦夕了。而且《热论》说过:汗出而脉尚躁动旺盛的,则死。现在脉象与出汗不相应,这是精气不能胜于病邪,死的征象是显著的。至于言语狂乱,是神志失常的缘故,而神志失常的也会死亡。现在死征有了三种,而不见一点生机,那么即使有好转的现象,也是必定要死的。 黄帝道:有人身体发热,汗出烦闷,就是说烦闷不因汗出而解,这又是什么病?岐伯说:汗出而身体发热,是由风邪引起的;汗出而烦闷难解的,是由于气机上逆,这个病名叫做风厥。 黄帝道:希望知晓其中的道理。岐伯说:太阳经主宰诸阳之气,是身之表,所以容易先受病邪,而少阴和太阳互为表里,如果少阴受太阳发热的影响,从而随之上逆,便成为厥。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岐伯说:刺太阳和少阴两经的穴,同时内服汤药。 黄帝道:劳风这种病是如何的?岐伯说:劳风发病是在肺下,它的症状是头项僵直,目视不明,吐黏痰,恶风易发寒颤。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岐伯说:首先要节制动作,注意休息;其次是依靠服药引太阳经的阳气,以解郁闭之邪。通过这样的治疗,青壮年三日可以愈,中年人精气稍衰的,五日可愈,老年或精气不足的,七日可愈。这种病人,会咳出青黄的痰,样子像稠脓,大小像弹丸。这种稠痰应当从口中或鼻中排除才好,如果不能咳出,就要伤肺,伤了肺就会死亡。 黄帝道:有患肾风的病人,面部足背浮肿、目下壅起像卧蚕一般,言语也感到不便,像这样的病人,可以针刺吗?岐伯说:肾已重虚,不应当用刺法,如已用了刺法,五天后病气必然会来的。黄帝道:病气来了会怎样?岐伯说:如病气来了,一定会感到气短,时时发热,从胸背上至头部,汗出、手热、多渴、小便色黄、眼睑浮肿、腹中鸣响,身体沉重,行动困难。若病在妇女,月经就会停止,胸闷,不能吃东西,不能仰卧,仰卧就咳嗽得非常厉害,这病叫做风水。在《刺法》篇里有详细的论述。 黄帝道:希望你说说这其中的缘由。岐伯说:邪气的聚集,因为正气的不足。肾阴不足时,阳邪就乘虚聚合在一起,所以短气,时时发热、汗出、小便色黄,这是因为有了内热,不能仰卧,是胃中不和。仰卧就咳嗽加重,是水气向上迫肺。凡是有水气的病人,微肿的预兆可在目下看出。 黄帝说:为什么?岐伯说:水属于阴,目下也属阴,腹部为至阴之处,所以腹中有水,目下必然出现微肿。心气上逆,所以口苦舌干,不能仰卧。仰卧就会咳出清水。凡是水气病人,都不能仰卧,因为卧后会感到惊恐不安,而惊恐就会使咳嗽加重。腹中鸣响,是由于胃水随经下泄。水气迫脾就会烦闷而不想吃东西。食物不能下咽,是胃中有阻隔。身体沉重,难以行动,是胃的经脉下行于足的缘故。妇女月经不来,是因为胞脉闭塞。胞脉属于心脏,而下络于胞中,现在水气上道迫肺,心气不能下通,所以月经就不来了。 黄帝说:很好! |
|||
34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原文 注释 译文 学习 | ||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也,故热而烦满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 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 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帝曰:人有身寒,阳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 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木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亦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 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与志不相有,曰死。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愿闻其故。 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帝曰:善。 |
|||
【本章要点】 一、讨论了阴阳失调而引起的各种寒热病变,说明人体的阴阳必须保持平衡。 二、指出阴阳的平衡和内脏的虚实有关。 三、阐明“肉苛”病症是由于营卫虚弱不调而形成的。 四、经气上下不调为逆气,并指出了肺络之逆、胃气之逆、肾水之逆三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译文】 黄帝道:有的病人,四肢发热,遇到风寒,热得更加厉害,如同炙于火上一 般,这是什麽原因呢?岐伯回答说:这是由于阴气少而阳气胜,所以发热而烦闷。 黄帝说:有的人穿的衣服并不单薄,也没有为寒邪所中,却总觉得寒气从内而生, 这是什麽原因呢?岐伯说:是由于这种人多痹气,阳气少而阴气多,所以经常感 觉身体发冷,象从冷水中出来一样。 黄帝说:有的人四肢发热,一遇到风寒,便觉得身如热火熏炙一样,这是什 麽原因呢?岐伯说:这种人多因素体阴虚而阳气胜。四肢属阳,风邪也属阳,属 阳的四肢感受属阳的风邪,是两阳相并,则阳气更加亢盛,阳气益盛则阴气日益 虚少,致衰少的阴气不能熄灭旺盛的阳火,形成了阳气独旺的局面。现洋气独旺, 便不能生长,因阳气独生而生机停止。所以这种四肢热逢风而热的如炙如火的, 其人必然肌肉逐渐消瘦。 黄帝说:有的人身体寒凉,虽进汤火不能使之热,多穿衣服也不能使之温, 但却不恶寒战栗,这是什麽病呢?岐伯说:这种人平素即肾水之气盛,又经常接 近水湿,致水寒之气偏盛,而太阳之阳气偏衰,太阳之阳气衰则肾之枯竭不长。 肾是水脏,主生长骨髓,肾脂不生则骨髓不能充满,故寒冷至骨。其所以不能战 栗,是因为肝是一阳,心是二阳,一个独阴的肾水,胜不过心肝二阳之火,所以 虽寒冷,但不战栗,这种病叫“骨痹”,病人必骨节拘挛。 黄帝说:有的人皮肉麻木沉重,虽穿上棉衣,仍然如故,这是什麽病呢?岐 伯说:这是由于营气虚而卫气实所致。营气虚弱则皮肉麻木不仁,卫气虚弱,则 肢体不能举动,营气与卫气具虚,则既麻木不仁,又不能举动,所以皮肉更加麻 木沉重。若人的形体与内脏的神志不能相互为用,就要死亡。 黄帝说:人病气逆,有的不能安卧而呼吸有声;有的不能安卧而呼吸无声; 有的起居如常而呼吸有声;有的能够安卧,行动则气喘;有的不能安卧,也不能 行动而气喘;有的不能安卧,卧则气喘。是哪些脏腑发病,使之这样呢?我想知 道是什麽缘故。岐伯说:不能安卧而呼吸有声的,是阳明经脉之气上逆。足三阳 的经脉,从头到足,都是下行的,现在足阳明经脉之气上逆而行,所以呼吸不利 而有声。阳明是胃脉,胃是六腑之海,胃气亦以下行为顺,若阳明经脉之气逆, 胃气便不得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不能平卧。《下经》曾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就是这个意思。若起居如常而呼吸有声的,这是由于肺之脉络不顺,络脉不能随 着经脉之气上下,故其气留滞于经脉而不行于络脉。但络脉生病是比较轻微的, 所以虽呼吸不利有声,但起居如常。若不能安卧,卧则气喘的,是由于水气侵犯 所致。水气是循着津液流行的道路而流动的。肾是水脏,主持津液,如肾病不能 主水,水气上逆而犯肺,则人即不能平卧而气喘。黄帝说:好。 |
|||
35 | 疟论篇第三十五 原文 注释 译文 学习 | ||
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盖作有时者何也? 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如破,渴欲冷饮。 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 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 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疼;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 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皆荣气之所食也。 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曰作。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 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 岐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 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 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 岐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 岐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 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 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 岐伯曰: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 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 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 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 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 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紧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 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 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脏? 岐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 帝曰:瘅疟何如? 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 帝曰:善。 |
|||
【本章要点】 一、本篇对疟病的病因、病理、病状、治法、等作了详细的探讨。其中包括一日发、间日发、数日发以及寒病多少、但热不寒和日晏、日早等各种情况。 二、疟病的形成,大都由于感受风寒、水气、暑热等病因所致。受邪先后不同,则寒热情况亦异。痒疟则是由于肺素有热的关系,所以但热不寒。 三、疟邪在人体内,必和卫气相逢才能发病;病至及期,阴阳气衰,邪气和卫气相离,病才休止。因邪气所中有浅深,和卫气相逢的时间就有差别,因而有日发、间日发、数日一发以及渐迟、渐早的不同。 四、发作时的寒热交作,是由于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并所致。 五、疟病发作有二种情况:一种是与四时发病规律相应的,所谓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这叫做应四时;另一种与此不同,四时皆发,这叫做反四时。 六、疟疾的治疗,攻邪应在未发病之前或已衰之后,正当发作时不年进行针刺恐邪未去而正先受伤。 【译文】 黄帝问道:一般来说,疟疾都由于感受了风邪而引起,他的修作有一定时间, 这是什麽道理? 岐伯回答说:疟疾开始发作的时候,先起于毫毛竖立,继而四体不舒,欲的引伸,呵欠连连,乃至寒冷发抖,下颌鼓动,腰脊疼痛;及至寒冷过去,便是全身内外发热,头痛有如破裂,口渴喜欢冷饮。 黄帝道:这是什麽原因引起的?请说明它的道理。 岐伯说:这是由于阴阳上下相争,虚实交替而作,阴阳虚实相互移易转化的关系。阳气并入于阴分,使阴气实而阳气虚,阳明经气虚,就寒冷发抖乃至两颌鼓动;太阳经气虚便腰背头项疼痛;三阳经气都虚,则阴气更胜,阴气胜则骨节寒冷而疼痛,寒从内生,所以内外都觉寒冷。如阴气并入阳分,则阳气实而阴气虚。阳主外,阳盛就发生外热;阴主内,阴虚就发生内热,因此外内都发热,热甚的时候就气喘口渴,所以喜欢 冷饮。这都是由于夏天伤于暑气,热气过盛,并留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亦即荣气居留的所在。由于暑热内伏,使人汗孔疏松,腠理开泄,一遇秋凉,汗出而感受风邪,或者由于洗澡时感受水气,风邪水气停留于皮肤之内,与卫气相合并居于卫气流行的所在;而卫气白天行于阳分,夜里行于阴分,邪气也随之循行于阳分时则外出,循行于阴分时则内搏,阴阳内外相搏,所以每日发作。 黄帝道:疟疾有隔日发作,为什麽? 岐伯说;因为邪气舍留之处较深,向内 迫近与阴分,致使阳气独行于外,而阴分之邪留着于里,阴与阳相争而不能即出, 所以隔一天才发作一次。黄帝道:讲得好! 疟疾发作的时间,有逐日推迟,或逐日提前的,是什麽缘故? 岐伯说:邪气从风府穴侵入后,循脊骨逐日逐节下移,卫气是一昼夜会于风府,而邪气却每日向下移行一节,所以其发作时间也就一天迟一天,这是由于邪气先侵袭于脊骨的关系。每当卫气会于风府时,则腠理开发,腠理开发则邪气侵入,邪气侵入与卫气交争,病就发作,因邪气日下一节,所以发病时间就日益推迟了。这种邪气侵袭风府,逐日下移一节而发病的,约经二十五日,邪气下行至骶骨;骶骨;二十六日,又入于脊内,而流注于伏肿脉;再沿冲脉上行,至九日上至于缺盆之中。因为邪气日渐上升,所以发病的时间也就一天早一天。至于隔一天发病一次的,是因为邪气内迫与五脏,横连与膜原,它所行走的道路较远,邪气深藏,循行迟缓,不能和卫气并行,邪气与卫气不得同时皆出,所以隔一天才能发作一次。 黄帝道:您说卫气每至于风府时,腠理开发,邪气乘机袭入,邪气入则病发作。现在又说卫气与邪气相余的部位每日下行一节,那麽发病时,邪气就不恰在于风府,而能每日发作一次,是何道理? 岐伯说:以上是指邪气侵入于头项,循着脊骨而下者说的,但人体各部分的虚实不同,而邪气侵犯的部位也不一样,所以邪气所侵,不一定都在风府穴处。例如:邪中于头项的,卫气行至头顶而病发;邪中于背部的,卫气行至背部而病发;邪中于腰脊的,卫气行至腰脊而病发;邪中于手足的,卫气行至手足而病发;凡卫气所行之处,和邪气相合,那病就要发作。所以说风邪侵袭人体没有一定的部位,只要卫气与之相应,腠理开发,邪气得以凑合,这就是邪气侵入的地方,也就是发病的所在。 黄帝道:讲得好!风病和疟疾相似而同属一类,为什麽风病的症状持续常在,而疟疾却发作有休止呢? 岐伯说:风邪为病是稽留于所中之处,所以症状持续常在;疟邪则是随 着经络循行,深入体内,必须与卫气相遇,病才发作。 黄帝道:疟疾发作有先寒而后热的,为什麽? 岐伯说:夏天感受了严重的暑气,便留藏在腠理皮肤之中,到秋天又伤了风邪,就成为疟疾了。所以水寒,是一种阴气,风邪是一种阳气。先伤于水寒之气,后伤于风邪,所以先寒而后热,病的发作有一定的时间,这名叫寒疟。 黄帝道:有一种先热而后寒的,为什麽? 岐伯说:这是先伤于风邪,后伤于水寒之气,所以先热而后寒,发作也有一定的时间,这名叫温疟。还有一种只发热而不恶寒的,这是由于病人的阴气先亏损于内,因此阳气独旺于外,病发作时,出现少气烦闷,手足发热,要想呕吐,这名叫瘅疟。黄帝道:医经上说有余的应当泻,不足的应当补。今发热是有余,发冷是不足。而疟疾的寒冷,虽然用热水或向火,亦不能使之温暖,及至发热,即使用冰水,也不能使之凉爽。这些寒热都是有余不足之类。但当其发冷、发热的时候,良医也无法制止,必须待其病势自行衰退之后,才可以施用刺法治疗,这是什麽缘故?请你告诉我。岐伯说:医经上说过,有高热时不能刺,脉搏纷乱时不能刺,汗出不止时不能刺,因为这正当邪盛气逆的时候,所以未可立即治疗。疟疾刚开始发作,阳气并于阴分,此时阳虚而阴盛,外表阳气虚,所以先寒冷发抖;至阴气逆乱已极,势必复出于阳分,于是阳气与阴气相并于外,此时阴分虚而阳分实,所以先热而口渴。因为疟疾并与阳分,则阳气胜,并于阴分,则阴气胜;阴气胜则发寒,阳气胜则发热。由于疟疾感受的风寒之气变化无常,所以其发作至阴阳之气俱逆极时,则寒热休止,停一段时间,又重复发作。当其病发作的时候,象火一样的猛烈,如狂风暴雨一样迅不可当。所以医经上说:当邪气盛极的时候,不可攻邪,攻之则正气也必然受伤,应该乘邪气衰退的时候而攻之,必然获得成 功,便是这个意思。因此治疗疟疾,应在未发的时候,阴气尚未并于阳分,阳气尚未并于阴分,便进行适当的治疗,则正气不至于受伤,而邪气可以消灭。所以医生不能在疟疾发病的时候进行治疗,就是因为此时正当正气和邪气交争逆乱的缘故。 黄帝道:讲得好! 疟疾究竟怎样治疗?时间的早晚应如何掌握? 岐伯说:疟疾将发,正是阴阳将要相移之时,它必从四肢开始。若阳气已被邪伤,则阴分也必将受到邪气的影响,所以只有在未发病之先,以索牢缚其四肢末端,使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两者不能相移;牢缚以后,审察络脉的情况,见其孙络充实而郁血的部分,都要刺出其血,这是当真气尚未与邪气相并之前的一种“迎而夺之”的治法。黄帝道:疟疾在不发作的时候,它的情况应该怎样?岐伯说:疟气留舍于人体,必然使阴阳虚实,更替而作。当邪气所在的地方是阳分,则发热而脉搏躁急;病在阴分,则发冷而脉搏较静;病到极期,则阴阳二气都以衰惫,卫气和邪气互相分离,病就暂时休止;若卫气和邪气再相遇合,则病又发作了。 黄帝道:有些疟疾隔二日,或甚隔数日发作一次,发作时有的口渴,有的不 渴,是什麽缘故? 岐伯说:其所以隔几天再发作,是以为邪气与卫气相会于风府的时间不一致,有时不能相遇,不得皆出,所以停几天才发作。疟疾发病,是由于阴阳更替相胜,但其中程度上也有轻重不同,所以有的口渴,有的不渴。 黄帝道:医经上说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而有些疟疾,并不是这样,是什麽道理? 岐伯说: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这是指和四时发病规律相应的而言。亦有些疟疾形症不同,与四时发病规律相反的。如发于秋天的,寒冷较重;发于冬天的,寒冷较轻;发于春天的,多恶风;发于夏天的,汗出得很多。 黄帝道:有病温疟和寒疟,邪气如何侵入?逗留在哪一脏? 岐伯说:温疟是由于冬天感受风寒,邪气留藏在骨髓之中,虽到春天阳气生发活波,邪气仍不能自行外出,乃至夏天,因夏热炽盛,使人精神倦怠,脑髓消烁,肌肉消瘦,腠理发泄,皮肤空疏,或由于劳力过甚,邪气才乘虚与汗一齐外出。这种病邪原是伏 藏与肾,故其发作时,是邪气从内而于外。这样的病,阴气先虚,而阳气偏盛,阳盛就发热,热极之时,则邪气又回入于阴,邪入于阴则阳气又虚,阳气虚便出现寒冷,所以这种病是先热而后寒,名叫温疟。 黄帝道:瘅疟的情况怎样? 岐伯说:瘅疟是由于肺脏素来有热,肺气壅盛,气逆而上冲,以致胸中气实,不能发 泄,适因劳力之后,腠理开泄,风寒之邪便乘机侵袭于皮肤之内、肌肉之间而发病,发病则阳气偏盛,阳气盛而不见衰减,于是病就但热不寒了。为什麽不寒?因邪气不入于阴分,所以但热而不恶寒,这种病邪内伏于心脏,而外出则留连于肌肉之间,能使人肌肉瘦削,所以名叫瘅疟。 黄帝道:讲得好! |
|||
36 | 刺疟篇第三十六 原文 注释 译文 学习 | ||
刺疟篇第三十六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亻亦),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足太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婉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疟发身方热,刺趾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 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挟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之间中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骨行)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身体小痛,刺至阴。 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 湿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
|||
一、详细讨论以针刺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并对疟病症状作了具体描述。其中虽着重用针,但也提示对于正气虚弱的病人,有时不宜用针。 二、论述了疟有六经疟、五脏疟、胃疟等十二种。并说明根据经络脏腑的体质而加以鉴别,临床上掌握了这些发病规律,便于做出确当的治疗。 三、指出用针刺治疗疾病,须根据疟疾发作之前,或发作时最先感觉症状的部位进行针刺。 【译文】 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重,寒冷从脊背而起先寒后热,热势很盛,热 止汗出,这种疟疾,不易痊愈,治疗方法,刺委中穴出血。足少阳经的疟疾,使 人身倦无力,恶寒发热都不甚厉害,怕见人,看见人就感到恐惧,发热的时间比 较长,汗出亦很多,治疗方法,刺足少阳经。足阳明经的疟疾,使人先觉怕冷, 逐渐恶寒加剧,很久才发热,退热时便汗出,这种病人,喜欢亮光,喜欢向火取 暖,见到亮光以及火气,就感到爽快,治疗方法,刺足阳明经足背上的冲阳穴。 足太阴经的疟疾,使人闷闷不乐,时常要叹息,不想吃东西,多发寒热,汗出亦 多,病发作时容易呕吐,吐后病势减轻,治疗方法,取足太阴经的孔穴。足少有 病的疟疾,使人发生剧烈呕吐,多发寒热,热多寒少,常常喜欢紧闭门窗而居, 这种病不易痊愈。足厥有病的疟疾,使人腰痛,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似乎癃病, 而实非癃病,只是小便频数不爽,病人心中恐惧,气分不足,腹中郁滞不畅,治 疗方法,刺足厥有病。 肺疟,使人心里感到发冷,冷极则发热,热时容易发惊,好象见到了可怕的 事物,治疗方法,刺手太阴,手阳明两经。心虐,使人心中烦热得很厉害,想喝 冷水,但身上反觉寒多而不太热,治疗方法,刺手少阴经。肝疟,使人面色苍青, 时欲太息,厉害的时候,形状如死,治疗方法,刺足厥有病出血。脾疟,使人发 冷,腹中痛,待到发热时,则脾气行而肠中鸣响,肠鸣后阳气外达而汗出,治疗 方法,刺足太阴经。肾疟,使人洒淅寒冷,腰脊疼痛,难以转侧,大便困难,目 视眩动不明,手足冷,治疗方法,刺足太阳、足少阴两经。胃疟,发病时使人易 觉饥饿,但又不能进食,进食就感到腕腹胀满膨大,治疗方法,取足阳明、足太 阴两经横行的络脉,刺出其血。 治疗疟疾,在刚要发热的时候,刺足背上的动脉,开其孔穴,刺出其血,可 立即热退身凉;如疟疾刚要发冷的时候可刺手阳明、太阴和足阳明、太阴的俞穴。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的俞穴,用中等针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 据病人形体的胖瘦,确定针刺出血的多少。如疟疾病人的脉搏小实而急的,炙足 胫部的少有病穴,并刺足趾端的井穴。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俞穴, 取五胠俞、背俞各一穴,并根据病人体质,刺之出血。如疟疾病人的脉搏缓大而 虚的,就应该用药治疗,不宜用针刺。大凡治疗疟疾,应在病没有发作之前约一 顿饭的时候,予以治疗,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时机。凡疟疾病人脉沉伏不见 的,急刺十指间出血血出病必愈;若先见皮肤上发出象赤小豆的红点,应都用针 刺去。上述十二种疟疾,其发作各有不同的时间,应观察病人的症状,从而了解 病属于那一经脉。如在没有发作以前约一顿饭的时候就给以针刺,刺一次病势衰 减,刺二次病就显著好转,刺三次病即痊愈;如不愈,可刺舌下两脉出血;如再 不愈,可取委中血盛的经络,刺出其血,并刺项部以下挟脊两旁的经穴,这样, 病一定会痊愈。上面所说的舌下两脉,就是指的廉泉穴。 凡刺疟疾,必先问明病人发作时最先感觉症状的部位,给以先刺。如先发头 痛头重的,就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发倾项脊背痛的,就先刺颈项和 背部。先发腰脊痛的,就先刺委中出血。先发手臂痛的,就先刺手少阴、手阳明 的十指见的孔穴。先发足胫痠痛的,就先刺足阳明十趾间出血。风疟,发作时是 汗出怕风,可刺三阳经背部的俞穴出血。小腿痠疼剧烈而拒按的,名叫跗髓病, 可用鑱针刺绝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如身体稍感疼痛,刺至阴穴。但应注意, 凡刺诸有病的井穴,皆不可出血,并应隔日刺一次。疟疾口不渴而间日发作的, 刺足太阳经;如口渴而间日发作的,刺足少阳经;温疟而汗不出的,用“五十九 刺”的方法。 |
|||
37 |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原文 注释 译文 学习 | ||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呜濯濯,如囊里浆水之病也。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 肝移热于心,则死。 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 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
|||
【本章要点】 一:病邪初入人体,真邪未合,未有定处,及早治疗,可以使病尽早痊愈。 二:针刺补泻的宜忌和操作方法。 三:医生运用针刺,一定要懂得三部九候的诊法,结合天地阴阳来分析病情,认识疾病。突出地说明了“要能治病,必先识病”的道理。 【译文】 皇帝问道: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说:肾移寒于脾, 则病痈肿和少气。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 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 治疗的死证。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 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脾移 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 消。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庢。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澼,便 宜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 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至口舌糜烂。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 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痔。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 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 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至鼻中流血,两目不明。以上各种病症, 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 |
|||
38 | 咳论篇第三十八 原文 注释 译文 学习 | ||
咳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 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
|||
【本章要点】 一、咳嗽的病变,固属于肺,而五脏六腑的病变,又都能影响于肺,使之功能失常,发为咳嗽。 二、咳嗽发病与四时有很大关系。 三、咳嗽日久不愈,脏病可以移腑。 四、指出咳嗽的治疗原则。 【注释】 黄帝问道:肺脏有病,都能使人咳嗽,这是什麽道理?岐伯回答说:五脏六 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单是肺病如此。黄帝说:请告诉我各种咳嗽的症状。 岐伯说:皮毛与肺是相配合的,皮毛先感受了外邪,邪气就会影响到肺脏。再由 于吃了寒冷的饮食,寒气在胃循着肺脉上于肺,引起肺寒,这样就使内外寒邪相 合,停留于肺脏,从而成为肺咳。这是肺咳的情况。至于五脏六腑之咳,是五脏 各在其所主的时令受病,并非在肺的主时受病,而是各脏之病传给肺的。 人和自然界是相应的,故五脏在其所主的时令受了寒邪,使能得病,若轻微 的,则发生咳嗽,严重的,寒气入里就成为腹泻、腹痛。所以当秋天的时候,肺 先受邪;当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当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当长夏太阴主时, 脾先受邪;当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 黄帝道:这些咳嗽怎样鉴别呢? 岐伯说:肺咳的症状,咳而气喘,呼吸有声,甚至唾血。心咳的症状,咳则心痛,喉中好象有东西梗塞一样,甚至咽喉肿痛闭塞。肝咳的症状,咳则两侧胁肋下疼痛,甚至痛得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下胀满。脾咳的症状,咳则右胁下疼痛,并隐隐然疼痛牵引肩背,甚至不可以动,一动就会使咳嗽加剧。肾咳的症状,咳则腰背互相牵引作痛,甚至咳吐痰涎。 黄帝道:六腑咳嗽的症状如何?是怎样受病的? 岐伯说:五脏咳嗽日久不愈,就要传移于六腑。例如脾咳不愈,则胃就受病;胃咳的症状,咳而呕吐,甚至呕出蛔虫。肝咳不愈,则胆就受病,胆咳的症状是咳而呕吐胆汁。肺咳不愈,则大肠受病,大肠咳的症状,咳而大便失禁。心咳不愈,则小肠受病,小肠咳的症状是咳而放屁,而且往往是咳嗽与失气同时出现。肾咳不愈,则膀胱受病;膀胱咳的症状,咳而遗尿。以上各种咳嗽,如经久不愈,则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咳而腹满,不想饮食。凡此咳嗽,不论由于那一脏腑的病变,其邪必聚于胃,并 循着肺的经脉而影响及肺,才能使人多痰涕,面部浮肿,咳嗽气逆。 黄帝道:治疗的方法怎样?岐伯说:治五脏的咳,取其俞穴;治六腑的咳, 取其合穴;凡咳而浮肿的,可取有关脏腑的经穴而分治之。 黄帝道:讲得好! |
|||
39 |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原文 注释 译文 学习 | ||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岐伯再拜稽首曰:何道之问也? 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寒气客于挟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气应手矣。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上矣。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入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 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帝曰:扪而可得奈何? 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
|||
【注释】 ①验:检验、验证的意思。 ②要数极:是说重要道理的本源。 ③稽迟:指血脉运行阻塞无力。 ④喘动应手:指血脉搏动急促。 ⑤宿昔:宿,止的意思;昔,久远的意思;宿昔,指羁留日久。 ⑥侠脊之脉:指脊柱两旁深部的经脉。 ⑦背俞之脉:指足太阳膀胱经。 ⑧厥气:指寒气。 ⑨泄:向上泄逆。 ⑩竭:遏制的意思。 坚而血及陷下者:这里指局部触诊。坚,坚实的,是邪盛;陷,陷下的,是不足。 气缓:指气涣散不收。 气消:悲伤则心系急,营卫之气阻遏于上焦化热,热邪耗伤胸中气血,所以叫气消。 |
|||
【本章要点】 本篇论述痛症的病因、症状,又介绍“问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三种诊断方法。另外又对九气影响病变的症状、病理作了讨论。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把天道验证于人;善于谈论古今的,必能把古事与现在联系起来;善于谈论别人的,必能与自己相结合。这样,对于医学道理,才可无所疑惑,而得其至理,也才算是透彻地明白了,现在我要问你的是那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的诊法,使我有所体验,启发蒙昧,解除疑惑,能够听听你的见解吗? 岐伯再拜叩头问:你要问哪些道理? 黄帝说:我希望听听五脏突然作痛,是什么邪气致使的? 岐伯回答说:人身经脉中的气血,周流全身,循环不息,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留滞,凝涩而不畅通。如果寒邪侵袭在经脉之外,血液必然会减少;若侵入脉中,则脉气不通,就会突然作痛。 黄帝道:有的痛忽然自止;有的剧痛却不能止;有的痛得很厉害,甚至不能揉按;有的当揉按后痛就可止住;有的虽加揉按,亦无效果;有的痛处跳动应手;有的在痛时心与背相牵引作痛;有的胁肋和少腹牵引作痛;有的腹痛牵引大腿内侧,有疼痛日久不愈而成小肠气积的;有突然剧痛,就像死人一样,不省人事,少停片刻,才能苏醒;有又痛又呕吐的;有腹痛而又泄泻的;有痛而胸闷不顺畅的。所有这些疼痛,表现各不相同,如何加以区别呢? 岐伯说:寒气侵犯到脉外,则脉便会受寒,脉受寒则会收缩,收缩则脉象缝连一样屈曲着,因而牵引在外的细小脉络,就会突然间发生疼痛,但只要受热,疼痛就会停止;假如再受寒气侵袭,则痛就不易消解了。 寒气侵犯到经脉之中,与经脉里的热气相互交迫,经脉就会满盛,满盛则实,所以就会痛得厉害而不能休止。寒气一旦停留,热气便会跟随而来,冷热相遇,则经脉充溢满大,气血混乱于中,就会痛得厉害不能触按。 寒气侵入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便不能散行,细小的脉络因之绷急牵引而痛,以手揉按,则血气可以散行,所以按摩后痛就可停止。 寒气侵入了督脉,即使重按,也不能达到病所处的地方,所以即使按了也无效益。 寒气侵入到冲脉,冲脉是从关元穴起,循腹上行的,所以冲脉的脉不能流通,那么气也就因之而不通畅,所以试探腹部就会应手而痛。 寒气侵入到背腧脉,则血脉流行凝涩,血脉凝涩则血虚,血虚则疼痛。因为背腧与心相连,所以互相牵引作痛,如用手按之则手热,热气到达病所,痛就可止。 寒气侵入到厥阴脉,厥阴脉环络阴器,并系于肝。寒气侵入脉中,血液不得流畅,脉道迫急,所以胁肋与少腹互相牵引而作痛。 逆行寒气侵入到阴股,气血不和累及少腹,阴股之血凝涩,在下相牵,所以腹痛连于阴股。 寒气侵入到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脉凝涩,不能贯注到小肠经脉里去,因而血气停住,不得畅通,这样日久就成小肠气了。 寒气侵入到五脏,则厥逆之气向上散发,阴气衰竭,阳气郁遏不通,所以会忽然痛死,不省人事;如果阳气恢复,仍然是能够苏醒的。 寒气侵入肠胃,厥逆之气上行,因此发生腹痛并且呕吐。 寒气侵入到小肠,小肠失其受盛作用,水谷不得停留,所以就后泄而腹痛了。 热气蓄留于小肠,肠中要发生疼痛,并且发热干渴,大便坚硬不能排出,所以就会疼痛而大便闭结不通。黄帝问:以上病情,是通过问可以明了的,或者通过目视可以了解病情吗?岐伯说:五脏六腑,在面部各有所属的部位,观察面部的五色,黄色和赤色为热,白色为寒,青色和黑色为痛,这就是视而能见的道理。 黄帝问:通过扪摸就可了解病情吗? 岐伯说:这要看主病的脉象。坚实的,是邪盛;陷下的,是不足,这些是可用手扪切而得知的。 黄帝说:讲得非常有道理!我听说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的影响而发生的。如暴怒则气上逆,大喜则气缓散,悲哀则气消散,恐惧则气下陷,遇寒则气收聚,受热则气外泄,过惊则气混乱,过劳则气耗损,思虑则气郁结,这九样气的变化,各不相同,各又导致什么病呢? 岐伯说:大怒则气上逆,严重的,可以引起呕血和飨泄,所以说是“气逆”。高兴气就和顺,营卫之气通利,所以说是“气缓”。悲哀过甚则心系急,肺叶胀起,上焦不通,营卫之气不散,热气郁结在内,所以说是“气消”。恐惧就会使精气衰退,精气衰退就要使上焦闭塞,上焦不通,还于下焦,气郁下焦,就会胀满,所以说是“气下”。寒冷之气,能使腠理闭塞,营卫之气不得流行,所以说是“气收”。热则腠理开发,营卫之气过于疏泄,汗大出,所以说是“气泄”。过忧则心悸如无依靠,神气无所归宿,心中疑虑不定,所以说是“气乱”。过劳则喘息汗出,里外都越发消耗,因此说是“气耗”。思虑太多心就要受伤,精神呆滞,气就会凝滞而不能运行,因此说是“气结”。 |
|||
40 | 腹中论篇第四十 原文 注释 译文 学习 | ||
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也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 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小如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膈侠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瘨,芳草发狂。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岐伯曰:夫热气慓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帝曰:善。有病膺肿,头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岐伯曰: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阴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 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月真)胀而头痛也。 帝曰:善。 |
|||
【注释】 ①鼓胀:是一种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萎黄,脉络显露为特征的疾病。现在把肝硬化腹水后期归为这类疾病。 ②鸡矢醴:矢,即鸡屎白。鸡矢醴,古人用来治疗鼓胀的一种药酒名。 ③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叫海螵蛸。 ④雀卵:麻雀卵。 ⑤后饭:即饭前服药的意思。 ⑥伏梁:指脘腹痞满肿块的一类疾病。 ⑦肓之原:原,即原穴;这里指任脉的气海穴。 ⑧热中、消中:即后世所谓的三消病。 ⑨厥逆:指阴气并于阳上逆的意思。 ⑩三阳之动:三阳,即少阳、阳明、太阳,意思是三阳之脉盛大。 |
|||
【本章要点】 一、对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等腹中疾患的病因、症状、治法、禁忌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二、介绍了鸡矢醴和四乌鲗骨一茹丸两个方剂,是研究古代方剂学的很有价值的资料。 三、指出妊娠与腹中疾患的鉴别要点。 |
|||
每页 10 条记录,本页有 10 条记录,共有 81 条记录。第 4 页,共 9 页。 |